那拉提位于北疆西部,在伊犂新源县境内,三面环山,可谓是“三面青山列翠屏,腰围玉带河纵横”,是一个令人来过便会沉迷其间的地方,它又名巩乃斯草原。那拉提群山起伏,层峦叠嶂,连绵不断,远处是北天山的连绵群峰,带着熠熠生辉的雪冠,近处是清澈的河水在山谷中任意穿行。白云、蓝天、草原、雪山浑然一体。犹如山谷中铺展开来的一幅幅巨大的立体画卷,仿佛故意不让人一眼看透,因此并不一望无际,而是如大海般掀起碧波巨浪,让人在高低起伏中看到不同的美。
“那拉提”是蒙古语,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传说成吉思汗西征时,带领着蒙古军队进入伊犁河谷时,当时正是春末,山中却是风雪弥漫,饥饿和寒冷使这支军队疲乏不堪。没想到,当他们疲惫地翻过覆盖着积雪的山岭,眼前的景象令他们惊喜万分,只见绿毯似的草原上花团锦簇,芳香袭人。泉眼密布,流水淙淙,犹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时云开雾散,官兵们大叫“那拉提,那拉提”,于是有了这个地名。
“人间四月芳菲尽”,而那拉提草原的四月,积雪还未完全消融,可山坡上,那春的使者——-傲雪绽放的野百合已文雅地举起小喇叭唤醒了沉睡的山谷,在冰雪的映衬下,她们开的很是娇嫩。略细略窄的花瓣簇拥成一团,从花蕊处透出浅浅的白,淡淡的黄,风吹过的时候,一片片花瓣轻轻舞蹈,就像在和着风演奏一首迎宾曲。
那拉提草原最美的时候大约在5、6月份,那拉提的花,是春与夏的临界点。当野百合吹响开放的号角,在接下来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郁金香、野蔷薇、金莲花竞相盛放,在那拉提一平方米的草地上,先后会有10余种野生花卉开放,有些地方绵延数十公里,犹如大地铺上了花毡子。这些花积攒了两个季节的能量,它们的开放就不简单是开放了,那一朵朵花蕾铆足了劲、憋红了脸,喊一声开吧,就一起亮开了嗓子,灿烂娇艳瞬间芬芳了满山遍野。
这个时节,当你走进那拉提,就如同走进了一个广阔的梦境。百万亩的草甸,像无边的绿毯慢慢铺开,一簇簇、一片片的野花,点缀其间,争相怒放。羊儿、马儿、牛儿悠闲地吃着鲜嫩的青草,白的、黄的、紫的,雪山、草地、牛羊、牧人,形成一幅色彩绮丽的画卷。
每年6月以后,大群的牧畜转入,进入草原的黄金季节,这时的草原便热闹起来!那拉提草原夏牧场平均海拔为米,高度居伊犁河谷之首,这就是那拉提被称为空中草原的缘由吧!当那拉提那满山的绿色扑面而来时,你可以明显地嗅到一种绿油油水汪汪的芳草气息。绿色的山坡仿佛就在你伸手可及的地方,山脊上的松杉是黑绿色的,山坡是碧绿色的,山腰的云彩是白色的,这时的风景层次突出,既有草原的辽阔,又有河水的柔美;既有松林如涛的气势,又有传统毡房的娟美。走进这里,仿佛置身天然的立体画卷,令人心旷神怡。
瞧,绿毯似的草原上镶嵌着一个个白色的如同蘑菇般可爱的蒙古包。听,美丽的哈萨克姑娘娘那悦耳的歌声在草原上回荡。望,骏马奔腾,牛羊成群。看,花儿从睡梦中醒来了,它在微风中拼命地摇动枝叶,摇呀摇,摇出了一朵朵金灿灿、紫莹莹、火辣辣的小花,在青草的陪衬下,整个草原恰似一块巨大的翡翠嵌入了点点彩石,如诗似画。
那拉提草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文化可追溯到多年前,先后经历了塞人、乌孙人、匈奴人、突厥人和蒙古人文化时期。在这个“最先见到太阳的地方”(蒙古语—那拉提),居住着以热情好客、能歌善舞而著称的天山儿女---哈萨克族,在这里,你可以感受浓厚质朴的民俗风情,欣赏多姿多彩的草原文化。在这里,你可以进入当地哈萨克族牧民毡房进行零距离的家访,品尝民俗特色浓郁的包尔萨克、奶茶、奶酪、酥油等食品。看远处勤劳的哈萨克妇女安静的剪着羊毛、擀着羊毛毡子,接过主人送上的热气腾腾的奶茶,感受远离都市喧嚣的一丝宁静,这一刻,你的心会与静谧的的草原相融。
五彩织就的草甸,浓郁朴实的风情,条条银色缎带般的溪流,生成恢宏中的秀丽。在蔚蓝的天穹下,牛羊与闲草相亲相恋,牧人与阳光相嬉相伴。巩乃斯河浪漫散流,花簇锦绣无尽无垠,在天空远处降临的厚重的云彩,与草原缓缓融为一体。悠然灿美的梦幻,婆娑飘逸,起伏荡漾。
嫩绿的山峦,微微泛着时暗时明的风代替丝丝凉爽仍然在穿梭,阵阵松涛与哗哗河水相互缠绕,展开双臂去拥抱那拉提的山风,仿佛进入了人间伊甸,让人魂萦梦绕,沉迷其间,乐而忘返!脑中只回荡着一句话:“嫁给那拉提吧!做他的新娘!”(赵子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