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或者火车上,我们就能看到一些冰川。比如青藏线上,火车驶出格尔木,爬上昆仑山,在一个叫西大滩的地方,就能看到昆仑山玉珠峰上的冰川。青藏线经过唐古拉山脉时也能看到冰川,但最壮观的地方要数念青唐古拉山上的冰川。火车一过那曲,念青唐古拉上的雪峰和冰川就遥遥在望了。然后这雪山和冰川就一直伴随着你,直到羊八井,才悄悄退去。在川藏线上,无论南线北线都能看到冰川。在北线,过雀儿山的时候,你会看到主峰上悬挂在陡壁上的悬冰川,那冰川好像随时会轰然一声,崩塌下来。在南线,天晴的时候,一过康定,就能在折多山、高尔寺山上看到贡嘎山的雪山冰川群。南北两线会合后,在林芝附近的色季拉山上能看到南迦巴瓦雪峰挺立在众山之上的雄伟身姿。那里是一个冰川发育的中心。但是川藏线上有许多冰川藏在了深山峡谷和森林里,你只有离开公路,去到冰川脚下,才能欣赏到它们的魅力。
虽然,青藏线和川藏线上都有冰川,但这两条路上的冰川是不同的两类冰川,它们有不同的风采。青藏线沿线看到的冰川,冰川专家称之为“大陆性冰川”,川藏线沿线及周边能见到的冰川是“海洋性冰川”。当我刚刚接触冰川学时,对这两个概念还有些不以为然,以为是一般概念,后来随着接触的冰川越来越多,才发现这两个概念太重要了,它们是理解中国冰川的关键。这两个概念是我国的冰川学家施雅风和谢自楚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后来由于使用方便流行起来。
一提起这两个概念,我的脑海里就出现了两条冰川的形象,一条是可可西里布喀达坂峰(也称新青峰)数十条冰川中的一条:足冰川,它的末端形状像一只脚,这是大陆性冰川;还有一条是海螺沟冰川,它是横断山区贡嘎山的一条冰川,属于海洋性冰川。这两条冰川我都去过,而且登到了冰川上。每当想起新青峰下的足冰川,我就想起“冰清玉洁”这个词,新青峰下的几十条冰川,每一条都担当得起这个词。它们每一条都洁白如玉,那光洁的质感,好像象牙一般。其实长江源头姜根迪如冰川也是如此,因为它们都是大陆性冰川。
海洋性冰川就不同了。我第一次见到海螺沟冰川的下游段时,我甚至怀疑这是不是冰川,因为它太“脏”了,末端附近的冰川上布满了石块、砂砾,有的石头大如一间房子,冰川有如一个大的建筑工地。冰川是流动的,我知道这些落到冰川上的砂砾巨石都要随着冰川的流动被运输到下面去,直到冰川融化,它们才被卸下来,堆积起来。因此我看到海螺沟冰川,想到的一个词是“挥汗如雨”。海螺沟冰川就像一个挥汗如雨的搬运工,在辛勤地工作着,它的使命是,像锉刀和凿子一样挖掘和锉磨着大山,然后把挖掘和锉磨下来的石块和砂砾运走,最终和其他冰川还有河流一起把大山切开、切碎,把山的碎片运走,直至大山变成平地。当然这可能需要千万年。
海洋性冰川的冰舌大多都是“脏”的。我去过离川藏线不远的然乌湖西南方向的海洋性冰川-来古冰川。它的表面也有大量的砂土砾石,但是非常有趣的事,这些东西在冰川上分布得很有规律。它们一道一道地分布在冰川上,使冰川表面呈现出一道黑一道白的景象,令人诧异。其实这是因为这条冰川是由几条冰川汇集而成的。由于冰川的两侧堆积的砂土砾石较多(冰川学称之为侧碳),当两条冰川相汇时,它们携带的砂土砾石也合在了一起,就形成了一道黑的条带,冰川学称之为中磷。这就是我在来古冰川上看到的黑道。每当有一条冰川来会合时,就会形成一道黑道,这样来古冰川就形成了一道黑一道白的景象。
为什么海洋性冰川是“脏”的,而大陆性冰川却“洁白如玉”呢?这是因为海洋性冰川都分布在湿润、降水量大的地方。降水量大的地方,冰川的补给多,冰温较高,流动快,冰川中夹带着大量的石块,因此对冰川所在山谷的两侧和底部掘蚀切割得强烈。海洋性的冰川往往把山谷深深地切下去,山谷的谷壁变得十分陡峭,山坡不断地有石块和砂土滑到冰川上,掩盖了冰川“冰清玉洁”的面容,因此海洋性冰川是“脏”的。海洋性冰川流动速度快,对地形的切割和掘蚀的作用大,因此海洋性冰川塑造地貌形态的作用十分强烈。
大陆性冰川由于身居内陆干旱的地方,降水少,冰川的补给和积累少,冰温低,流动速度慢,冰川里夹的砂石很少,对山谷掘蚀和锉磨的力量弱。大陆性冰川给人的感觉不是切下去,而是浮上来。年5月,我们深入到可可西里,扎营在新青峰脚下,海拔米的新青峰及围绕着它的诸多雪峰就在我们眼前。从这些雪峰中间流出一条条的冰川,这些冰川冲出雪峰之间的山谷后,不仅没有切下去形成深谷,而是高高浮在冰磺物形成的高台上面,好像是要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魅力,一条条冰川仿佛象牙雕刻的艺术品展示在展台上。
由此我们也理解了为什么大陆性冰川那么洁净、那么“冰清玉洁”的原因了。浮在上面的冰川,表面怎么会有砂土和石块呢?冰清玉洁的冰川固然洁净美丽,但是它塑造地貌的作用就大大不如海洋性冰川了。它高高在上展示着它的风采,而不是俯下身子去工作。它像一个寂寞高傲的公主,隐居在琼楼玉字的雪峰中,不食人间烟火;海洋性冰川就像一个掘煤的矿工,满身煤灰,脸也是黑的,只是在偶尔一笑时,才露出白色的牙齿。
非常巧合的是青藏线所经过的地区,正是大陆性冰川的分布区,而川藏线经过的却是中国的海洋性冰川分布区。这是因为青藏线所经地区处于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而川藏线所经地区则相反。因此看海洋性冰川要走川藏线,看大陆性冰川就要走青藏线。
在大陆性冰川和海洋性冰川之间,还有一种冰川,就是亚大陆性冰川,比如珠峰北坡的绒布冰川和喀喇昆山东坡发育的众多冰川。这种冰川的降水、冰温、流动速度介于上面两种冰川之间,但亚大陆性冰川的魅力丝毫不亚于上述两种冰川,甚至可以说比它们更有特色,比如这种冰川上的冰塔林就非常壮观。大陆性冰川上面也有冰塔林,但不如亚大陆性冰川上的冰塔林高大、深邃。亚大陆性冰川虽然美丽,但是要欣赏它,你就要去珠峰,或者走新藏线,去喀喇昆仑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