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一座座美轮美奂的冬奥场馆已准备好了

静待年

相约冬奥!相约北京!

在北京年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周年前夕,北京赛区、延庆赛区8个竞赛场馆制冰、造雪工作全部完成,并具备测试比赛条件,北京冬奥会筹办由建设阶段转入测试、运行阶段。北京市8座冬奥竞赛场馆,静待年大幕开启,也向世界贡献着奥运场馆建设的中国方案。

最新动态

8个非竞赛场馆项目今年全完工

市重大项目办副主任丁建明介绍,北京赛区7块比赛、训练场地使用了二氧化碳环保型制剂,目前制冰工作一次性完成,国家速滑馆“最快的冰”已经亮相,首都体育馆“最美的冰”不久后将与市民见面。

丁建明说,截至目前,由北京市负责建设的57项冬奥场馆和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已完工49项。年,承担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北京颁奖广场等所余8个冬奥会非竞赛场馆项目也将全部实现完工。

光滑如镜冰状雪赛道将铺就

高山滑雪项目被誉为“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冰状雪的制造可谓是铸造这一明珠的基石。本月,经过北控高山运行团队的精心打磨塑形后,坚硬光滑的冰状雪赛道即将揭开神秘面纱。

过去3年,延庆赛区建设运营方北控京奥建设有限公司培养出国内唯一一支对标国际赛事的山地运行保障团队,主要负责高山滑雪中心的造雪压雪、山地救援、安全防护、索道运行等任务。这支团队目前有余人。

“国际高山滑雪比赛用的冰状雪赛道不同于大众雪场,需要通过注水才能达到标准。”北控京奥高山滑雪中心山地运行经理吴高胜告诉记者,注水板结一定时间后水分会下沉,再由人工一遍一遍地清除直至形成光滑的雪道,整个过程需要“精耕细作”。

冰状雪赛道分为两种。一种是冰状雪竞速赛道,另一种是冰状雪竞技赛道。在制作竞速赛道时,压雪车要先把雪道翻开,将雪块破碎,待雪面疏松后注水,再通过反复翻压将湿雪压均匀。当赛道范围内冰状雪层厚度一致且没有大的孔洞时,再迅速将赛道压平,雪层就会自下而上形成一层“冰壳”。随后再由赛道工作人员通过滑雪板侧滑的方式铲去上面的浮雪,修整后的赛道看上去就会光滑如镜。

与竞速冰状雪赛道浇水方式不同,竞技赛道采用的是注水器注水方式。在雪道经过初步压雪平整后,注水过程正式开始。这期间需要10至20人的团队配合,使用一种独特的“Z”字形注水器,确保整条雪道均匀注水。本月,坚硬光滑的冰状雪赛道即将铺就。而对赛事运行团队来说,冰状雪赛道后续维护的挑战也在等待着他们。

技术创新

试制国产索勇敢迈出第一步

白色镜面吸声膜下,是如羽毛球拍似马鞍的钢索网,长跨米,短跨米,索体总长米,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结构。

国家速滑馆的造型之美,应了林语堂的那句话:“最好的建筑是这样的,我们深处在其中,却不知道自然在那里终了,艺术在那里开始。”然而,却罕有人知道,围绕被比作“天幕”的钢索网,曾发生过一次争论。

1月31日拍摄,已完成制冰的国家速滑馆。本报记者潘之望摄

那是年1月,当国家速滑馆公司总工程师李久林提出在国家速滑馆索网施工中应用国产高钒密闭索时,外界曾出现了不同声音。“以前都是使用进口索,这次为何非得使用国产索?”“万一出现风险,责任谁来担?”……有人劝说李久林,建造冬奥场馆不敢冒风险,可他却坚信,我们已经具备国产化的基础。

“其实,我们具备生产高钒密闭索的技术储备,缺的只是验证其可行性的载体。”3个月的时间,李久林跑遍全国寻找厂家,又带头试验进行技术攻关,终于研制出第一根试制索。

“水冰转换”有了中国方案

创新的精神与勇气,始终贯穿于冬奥场馆的建设中。曾是嬉水乐园的国家游泳中心,通过在比赛大厅中部搭建可转换结构及安装可拆装制冰系统,形成具有4条标准赛道的冰壶场地,实现了从“水立方”到“冰立方”的自由转换。这也是首个“水冰转换”的中国方案。

冰立方饶强摄

“泳池变冰场,搭建转换结构是首要难题,讲究快、稳、准。”国家游泳中心总经理杨奇勇揭秘,为提高搭建效率,项目团队应用了最新科技,“第一次‘水冰转换’耗时45天,第二次仅用10天。”

“折叠”空间让冰丝带飞舞

“年,如果你曾在30多米的高空俯瞰过国家速滑馆的施工现场,环桁架成功合龙对接成椭圆形整体时,地面编索也同步完成,整体向空中提升张拉。”提起速滑馆的建设,北京城建国家速滑馆项目经理李少华的脑海中总会浮现这一幕。

总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的国家速滑馆,体量不算超大,但结构异常复杂:吨超大跨度钢结构环桁架、块玻璃幕墙拼出天坛形曲面“外衣”、块单元屋面板与马鞍形索网一一拟合。

“正常情况下,得在土建结构完工后进行钢结构环桁架施工,再进行索的加工和施工,但若这样按部就班,时间上不允许。”李少华说,为了与时间赛跑,项目团队采取了土建、钢、索结构平行施工法,像造汽车一样建场馆,用两年时间便完成从精耕细作、拔地而起、天幕编织到丝带飞舞的结构施工。

智慧建造

冰场智能控制系统诞生

运动员脚下的冰面怎样像贴膜一般平整;观众如何能真正亲近赛场……诸多未知,考验智慧建造。

在国家体育馆扩建工程中,原先只在室内做装饰用的压花玻璃,创造性地用在了外幕墙玻璃上,一块压花玻璃就有五层结构,即由12毫米超白钢化玻璃加2.28毫米专用胶,加8毫米超白钢化玻璃加1.90毫米专用胶,再加6毫米超白压花钢化玻璃,五者压合而成。

而在首都体育馆,更是搭建出了一个冰场智能控制系统,机组控制系统、中央控制系统及中控操作站通过以太网架构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央控制平台,可以实现集中控制、数据显示、报警处理、事件记录、数据采集等功能。

“大到国家速滑馆吨钢结构,小到国家体育馆扩建工程的一块幕墙玻璃,都可以实现数字化,完成精准设计、工厂化生产和快捷装配。”市重大项目办副主任于德泉说。

赛区冰面里的环保“基因”

“1.2万平方米的亚洲最大冰面,采用分模块控制单元,可以对每一块冰面功能区实现单独控温,使整个场馆实现‘同时运行、不同使用’。”指着眼前洁白光亮的冰面,北京城建亚泰国家速滑馆制冰专业分包项目经理李燕敏不无自豪地说。

从“最快的冰”到“最美的冰”,冬奥场馆的冰面也创下了一个最: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环保的制冰技术,即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通俗理解,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碳排放趋近于零,无色无味,不助燃,不可燃,比常规制冷剂能效提升20%以上,且冰面温差可控制在0.5摄氏度以内,更有利于运动员创造好成绩。

“当然,想要实现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前期的基础施工就必须做到精益求精。”李燕敏介绍,建设团队经过不懈努力,完成了道不锈钢管焊口焊接,17厘米厚的完整混凝土地面水平高差也控制在4毫米左右,工艺精度接近极致。

市重大项目办城区场馆建设处处长黄晖介绍,承担冬奥会北京赛区比赛和训练任务的15块冰面中,有7块采用了清洁、低碳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仅首体园区就有包括首体、“冰坛”在内的4块冰面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

搭建巨型“遮阳棚”护赛道

国家雪车雪橇赛道长约1.9公里,从高处看,形似巨龙,环绕山间。年夏天,记者曾探访场馆,尽管天气炎热,但置身于赛道上,却感觉不到热意。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饶强摄

“这得益于团队自主研发的地形气候保护系统。”建设单位北京北控京奥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长洲解释,这是全球第一条位于阳坡的赛道,为了减少阳光直射,最大限度降低能源消耗,保护赛道冰面免于受到各种气候因素影响,建设团队结合赛道形状、自然地形和“人工地形”,采用了全球首创的钢木组合结构遮阳棚系统。一块块木梁搭在钢承梁上,再铺设上屋面木龙骨、木瓦,才能搭成完整的遮阳棚,整个过程历时10个月。

年9月底,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完成制冰工作,11月初成功通过国际雪车、雪橇联合会场地认证,随后中国国家队进驻训练,中国运动员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比赛、训练场地。

面向未来

最大化利用夏奥遗产

与百年国图为邻的首都体育馆,从外观看依然是53年前建成时的模样,可场馆内部结合激光投影屏幕呈现出的“最美的冰”,却表明这座老地标已升级为“双奥场馆”。

“这块平方米的巨型投影屏幕,最特别的是其膜材是由航空级玻璃纤维纱高强基布附加纳米级感光涂层张拉而成。”中建八局首体项目总工吕玉圣介绍,年建成的老场馆,钢屋架的承载能力已达到极限,如何在传承保护的基础上实现挖潜?项目技术团队历时两个月,运用三维激光扫描、BIM建模和点云模型拟合技术,复原出建筑“骨架”,并在屋架上安装轻质的投影屏幕,可以在比赛时营造出梦幻的竞赛体验,“我们不只是在改造场馆,更是在雕刻艺术品。”

作为一届“面向未来的冬奥会”,最大化利用夏奥遗产和现有设施,展现着大国思考与大国格局。据统计,44个冬奥场馆和设施中,为冬奥筹办需要建设的场馆和设施只有7个,占总数的16%。

曾是北京年奥运会篮球比赛场馆的五棵松体育馆,通过创造性地利用“冰坝”技术,改造为拥有30米×60米和26米×60米两种可转换冰面的冰球场馆。

被誉为“金窝儿”的国家体育馆,经过改造后变身为“冰球圣殿”,场馆冰面不仅做到了“平、亮、滑”,独一无二“零光晕”的照明系统以及全景模式曲面斗屏,将为运动员与观众带来一场绝佳的赛事体验。

有“水晶鞋”昵称的首钢滑雪大跳台,则建设在美丽的首钢老工业园区内,东有群明湖,西临永定河,北贴四座冷却塔工业遗存和老电厂,成为一次工业遗址与冬奥场馆完美结合的生动实践。

人物出镜

我们做的冰板层,外国人都说好

“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必须认真再认真,严格再严格。”回想起60多个日夜的制冰场景,李燕敏第一次觉得松了口气。

年底,国家速滑馆实现封围封顶,“冰丝带”形象完整亮相。李燕敏接过任务棒,开始了制冰工程的施工。1.2万平方米的亚洲最大冰面,要想实现对每一块冰面功能区单独控温,难度可想而知。

“这一过程就像制作夹心面包,从加热层、防潮隔气层、保温层、隔离层、防水层到混凝土冰板层等,整整9层,一层层叠加,最终形成17厘米厚的完整混凝土地面。”李燕敏介绍,特别是混凝土冰板层尤为重要,未来制冰就在冰板层上,而总长度约公里的不锈钢制冷管道就盘踞在冰板层中。

“单根不锈钢管的长度在40米到50米,公里,光焊接口就有道。”为了高质量完成任务,团队特别邀请5位专家组成智囊团帮着审方案,并引入自动焊机取代人工焊接,“最终成型时,连外国专家都说好,说我们打出了清水混凝土的效果。”

“走一步,看三步。”在安装行业做了二十多年的李燕敏,总结第一次制冰的经验,就是要做好遇到问题的准备,但问题真来了也别怕,“一步步往前走,总能找到办法”。

(原标题:冬奥的脚步·北京冬奥会倒计时一周年特别报道准备好了!冬奥竞赛场馆静待)

来源:北京晚报记者赵莹莹任珊孙杰本版摄影潘之望制图吴薇

流程编辑:u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