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队员在布放水下无人滑翔机
在冰面取样
船上的生活丰富多彩
原标题:69天往返北极的“中国航迹”
对爱讨彩头的中国人而言,“九”是一个吉利的数字。正应了这个数字的寓意,中国的北极科学考察也翻开了承上启下的新篇章。
今年春天,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公布,担负着职能优化调整的期许和任务,自然资源部组建成立。就在几个月后,中国第九次北极科考(下称“九北”)踏上征程,此行便成为自然资源部组建后开展的我国首次极地科考。
北京青年报记者跟队采访中了解到,“九北”还没出发便已经创下一项纪录——耗时最短的中国北极科考。任务重、时间紧,这对于参加“九北”航次的几十位科学家并不是一个好消息。从7月20日出发,这份担心一直到雪龙船返航才化成喜悦。9月26日,科考队于雪龙船甲板举行发布会公布,“九北”航次顺利结束,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多项“最多”。
记录刚刚结束的“九北”,无疑将刻画出一幅中国极地科考的缩影。中国极地人在探索世界尽头的路上,蹄疾步稳。就在国庆假期期间,雪龙船再次出海试航,为即将出发的南极航次做准备。
科考创多个中国之最
69天的航程,在中国历次北极科考中已经是最短的一次。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科考队此次在冰区内还遇到了以往不多见的复杂冰情。雪龙船船长沈权向北青报记者透露,今年的冰情很奇怪,有些“不按常理出牌”。重重困难下,取得令人欣慰的成绩让科考队首席科学家魏泽勋倍感骄傲。
魏泽勋总结称,“九北”期间科考队先后在白令海、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北冰洋中心区域等海域开展了基础环境、海底地形、生态、渔业、海冰和航道等综合调查。“这对我国北极科学研究、业务化监测体系建设、北极环境评价和资源利用做出了积极贡献”。其中,“九北”首次在极区成功布放我国自主研发的“无人冰站”、水下滑翔机、爬升式海洋剖面浮标等无人值守观测设备,使我国的北冰洋考察从夏季延续到了冬季,提升了我国对北极环境的观、监测能力;首次在极区开展岩石拖网作业,所获得的样品还将与地球物理观测数据结合,为研究楚科奇边缘地的演化过程和评估极地多金属结核结壳的资源潜力提供了详实的基础资料。另外,“九北”航程中实施了88个海洋综合站位和10个冰站的考察,冰站数量、冰基浮标以及锚碇观测平台的布放量均为我国历次北极科考之最。
北极气候变化影响中国
“九北”最后一个科考作业站点顺利完成后,科考队领队朱建钢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当被问及是否如释重负,朱建钢笑着说,按时完成既定科考任务当然开心,但更欣慰的是,作为北极科考的国家队,此行没有辜负国家的期许。
“九北”出发前半年,我国首次对外发布北极政策白皮书。其中,中国阐明了自身定位和政策目标。作为地缘上的“近北极国家”,中国的北极政策目标是认识北极、保护北极、利用北极和参与治理北极。而在认识北极的过程中,白皮书明确,要提高北极的科学研究水平和能力,不断深化对北极的科学认知和了解,探索北极变化和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增强人类保护、利用和治理北极的能力创造有利条件。
半年后,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的首次北极科考成行。白皮书理所当然成为“九北”的政策指导,“九北”则成了白皮书的具体实践。中国极地研究的国家需求和科学目标,交汇于“九北”航次。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这句话魏泽勋向北青报记者反复提及。
正如白皮书所介绍,北冰洋海冰不断消融的背景下,北极在战略、经济、科研、环保、航道、资源等方面的价值不断提升,北极问题已超出北极国家间问题和区域问题的范畴,具有全球意义和国际影响。魏泽勋称:“作为中国的科学家,当然要服务于我国的海洋强国战略。而北极在全球气候系统中的位置突出,其发生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引起我国甚至全球气候的连锁反应。研究其变化规律、作用机制,将为我国利用北极、开拓航道、参与治理提供必要的科学支撑,我们的科学目标与国家需求密切相关。”
提及气候影响,北极和我们的距离似乎一下子近了起来。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海洋气象首席预报员宋晓姜随船担任“九北”的气象“导航员”,她告诉北青报记者,北极极涡一带的冷空气会被一股股地“转”至低纬度地区。因此,可以说北极是中国甚至整个北半球冬季冷空气的源头。“同时有研究表明,北极海冰减少后会影响到西风带的强弱,进而诱发了年中国南方冻雨以及近年来北美、北欧地区的灾害性天气。”
中国水下滑翔机入海
在雪龙船上,队员们可以登录局域网查看实时位置,雪龙船的“九北”航迹的拐点定格在北纬84.8°。沈权告诉北青报记者,由于今年北极中心区域冰情严重而复杂,雪龙船行至北纬84.8°后便不再继续北上,“九北”总航程超过1.25万海里,冰区内航程海里。
电脑屏幕上,69天的科考行程被浓缩在了往返两条航迹中。而北青报记者注意到,雪龙船出发后并非直接奔向北极冰区,过程中“绕”了不少路。
“雪龙船是一艘吨位超过2万吨的综合性科考船,我国历次北极科考均涵盖有多学科的综合科考任务。”朱建钢介绍称,“九北”科考队被细分为“大洋1队”“大洋2队”“海冰-新型环境队”,涉及水文、化学、海冰、气象等多领域,整个航次的作业区域绝非仅局限在冰区。“‘九北’可以看成是一趟‘上天’‘下冰’‘入海’三位一体的科考旅程,雪龙船‘绕’的路,大都是去往大洋中的作业站点。”
出发仅仅8天,“九北”便迎来了第一个科考“重头戏”。7月28日上午,科考队在白令海公海海域布放我国自主研发的水下滑翔机。前一天准备至深夜的作业负责人、科考队首席科学家助理陈红霞介绍称,一直以来,在水下滑翔机相关技术和设备上,国外对中国一直禁运。我国自主研发成功后打破了技术垄断,此次是我国在极区水域首次成功布放。
当天,身长超过两米的滑翔机“海翼”下水不久后,便沉入水下消失于众人视野。陈红霞说,该滑翔机可自主在水下按照预先设定的航线作业、采集数据。“心里的石头刚刚落下一半”,陈红霞称,仅布放成功还不够,回程后能够成功再将其回收上来才算圆满。45天后,陈红霞心里的另一半石头也终于落地,“海翼”顺利归队。其间,滑翔机在水下自主航行海里,获取了个温度、盐度剖面,成功实现白令海海盆和陆坡区连续、高密度观测。
“无人冰站”首次布放
除了“入海”,三位一体的科考旅程中也少不了“探天”和“下冰”。
在参加过多次北极科考的“老北极”口中,“气”“海”“冰”成了他们划分不同学科的简称。“九北”的冰上作业项目里,首次布放的无人冰站观测系统无疑吸引来最多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