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广东高三综合能力测试(三)

石冰川常是山岳冰川消退的遗迹,它是一种沿着谷地或坡地缓慢向下蠕动的冰岩混合体,其表面是大大小小的岩石碎块,其活力取决于它内部的含冰量。雅鲁藏布江流域山势走向大致为东西走向,—米的海拔范围内分布着近条大小不等的石冰川。下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石冰川不同坡向和坡度的数量分布(单位:条)。据此回答14—16题。

14、雅鲁藏布江流域的石冰川主要分布在

A.雪线之上B.山地阴坡

C.河谷陡坡D.林线之下

15、推测雅鲁藏布江流域石冰川更适宜发育的条件是

①气温较高

②植被覆盖率较高

③降水较少

④岩性孔隙度较高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16、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持续影响下,雅鲁藏布江流域内的石冰川将会

A.向高海拔退缩

B.蠕动速度加快

C.向低海拔延伸

D.规模不断扩大

解题思路

本题以石冰川为背景材料,以雅鲁藏布江流域的石冰川主要分布区域、雅鲁藏布江流域石冰川更适宜发育的条件、雅鲁藏布江流域内的石冰川前景为切入点,考查了地质作用(外力)、气候变暖(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及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及运用知识的能力等。

答案及解析

14、雅鲁藏布江流域的石冰川主要分布在

左右滑动查看解析及答案

答案:

B

解析:

石冰川是多年冻土区的一类特殊冰缘地貌,多分布在中低纬度的高山地区。石冰川的上游常与冰舌(流到雪线以下山谷的冰流,叫做冰舌)冰碛物(冰川遗留的各种堆积物)相连,由乱石、岩屑混杂堆积而成(表面几乎看不到冰的存在),一般做向下俯冲状。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其内部冰体的消融或是流域水量补给的一个重要来源,但是其舌部(下游)松散堆积物逐渐增加将加大泥石流发生的风险(重要致灾因素)。

不过,即使你脑中没有储备“石冰川”知识,也不用害怕。该题的难度极小,只是大多数同学在看到文字材料及图表后,顿时陷入“男默女泪”的状态,就是因为名词(石冰川)没见过,图表(类似风频玫瑰图)过于复杂,看得头大。实际上,解答该题,只需结合(文字)材料,“看图说话”即可(考验阅读能力)。

“雅鲁藏布江流域山势走向大致为东西走向”,而雅鲁藏布江流域的石冰川主要分布在南、北坡(看图),而北坡的坡度较缓(一般在15°以下),石冰川分布数量较大(结合图中同心圆数字)。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北坡,就是山地的阴坡(正午太阳方位在正南,北方为背阴坡),故B项正确,C项错误。“石冰川常是山岳冰川消退的遗迹(冰岩混合体)”,那么它应该分布在雪线(永久冰雪带下界)之下、林线(垂直带谱的森林上限)之上,故A、D二项错误。

15、推测雅鲁藏布江流域石冰川更适宜发育的条件是

左右滑动查看解析及答案

答案:

D

解析:

雅鲁藏布江流域整体降水南坡多、北坡少,东南部由于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加之地形的抬升,因而降水较多(迎风坡,降水丰沛),而西北部(及东北部)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降水较少(雨影区,降水稀少)——雅鲁藏布江流域石冰川主要分布在北坡。如果降水的强度较大,要么形成正经的“冰川”,要么形成可观的林带,一般不会有石冰川的存在。故③项正确。

气温是影响石冰川形成和发育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雅鲁藏布江流域北坡靠近青藏高原内陆,且是阴坡(背阳)的状态,整体气温较低(大部分石冰川分布位置的多年均温在0℃左右,冻融过程频繁,利于岩石碎屑的生成)。如果气温较高的话(应在南坡),一般就不是石冰川,而是植被带。故①项错误。

石冰川主要是由于在山区寒冻风化强烈作用下,坡脚的倒石堆或山谷的厚层碎屑物的孔隙中被冰填充,形成冰、石、土混杂的一类堆积物,然后在重力作用下由于冰的蠕变(一种缓慢的变化)导致这类堆积物全部沿着坡面向下蠕动后逐渐形成的。因此,石冰川的形成与地层岩性有关,一般发育在高孔隙度的岩石上(岩石孔隙度较高,内部含冰量大)。

石冰川的覆盖面积即为多年冻土的覆盖范围(石冰川末端最低海拔标志着不连续多年冻土的下限),从气候(低温、少雨)、地形(较为崎岖)、土壤(多为大小不一、棱角分明的岩石及其碎屑,基本没有土壤)等角度来讲,植物生长较困难(植被覆盖率低)。故④项正确,②项错误。

注意,寒冻风化是物理风化的一种形式,常见于中低纬度高山及高纬(极地)地区。这种风化是由于填充于岩石裂隙和孔隙的水分,经冰冻(及解冻)使岩石发生机械碎裂而成——结冰扩大裂隙,融化后流水继续向裂隙深处渗透,一冻一解,反复进行,足以使岩石崩解破碎。此外,倒石堆是由于风化及重力崩塌形成的堆积地貌,一般分布于干旱或寒冷地区的高山山麓。

16、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持续影响下,雅鲁藏布江流域内的石冰川将会

左右滑动查看解析及答案

答案:

A

解析:

石冰川内部含冰胶合体或冰核在重力作用下发生蠕变,使得石冰川具有运动特性,从而向低海拔地区输送松散堆积物。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有“冰”,否则就只是普通倒石堆或者碎屑物而已。但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持续影响下,雅鲁藏布江流域内的石冰川将会规模缩小(内部的填充冰不再有),即逐渐向高海拔地区退缩(石冰川形成的气候条件:低温、低日晒和阴坡处,且降水较少)。故A项正确,C、D二项错误。

也许有人觉得,这种石冰川的蠕动,与气温变化有关(即风化作用),在气候变暖的环境下,当地冰核消融(或冻融剧烈),而会产生相应的蠕动(即蠕动速度加快)。但是,不要忘了,如果气候变暖幅度过大,冰都没了,也就不是“石冰川”了,其依靠重力作用而产生的蠕动速度也会减弱。故B项错误。

课外链接——杨逸畴著《雅鲁藏布大峡谷》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

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一个是世界比较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一个是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高峰与深谷咫尺为邻,几千米的强烈地形反差,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

雅鲁藏布江河床的平均海拔在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河。它的下游围绕喜马拉雅山东端的最高峰,形成一个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在青藏高原上切割出一条长千米的巨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米,比较深处达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但它们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

雅鲁藏布大峡谷,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云遮雾涌,神秘莫测。大峡谷的水,从固态的万年冰雪到沸腾的温泉,从涓涓细流、帘帘飞瀑到滔滔江水,真是千姿百态。大峡谷的山,从遍布热带雨林的山脉到直入云天的皑皑雪山,让人感觉如神来之笔。

大峡谷的奇异景观还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在同一坡面上,从高到低形成了九个垂直自然带。不同高度的自然带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犹如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在这里,可以见到从寒冷的北极到炎热的赤道分布的动植物。许多珍贵的林木和花卉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各种野生动物攀援穿梭其间,真无愧于“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的美誉。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可以预料,在本世纪,雅鲁藏布大峡谷必将成为世界人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