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朋友分享了她的一个困惑:“儿自三岁了,不喜欢小汽车、水枪、沙子和石头,而是喜欢冰雪奇缘,喜欢动画片,喜欢玩偶。给他买了一堆车啊、枪啊也不怎么爱玩,一点都不像男孩子。面对这种情况,朋友觉得很郁闷,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是阻止呢,还是阻止呢?
我想说的是,为什么要去限制孩子正常的喜好?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想做的事情都可以去做。
“男女有别”这个词一直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从我们身边来看,女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被认为性格上要温柔、文静,稍微淘气一点,就会被说“怎么像个男孩子一样!。
而男孩子同样被贴上了阳刚、勇敢的标签,如果喜欢玩洋娃娃,估计大人也会担心他是不是不太正常。
但其实性别标签也是一种刻板印象。肯塔基大学的副教授曾(ChristianSpearsBrown)表示,"性别偏好是在儿童了解了自己的性别后才体现出来的,而婴儿中没有显示出这样的偏好。“也就是说大人们对性别的刻板印象,禁锢住了孩童的天性。
我们似乎不是按照孩童的喜好来选择玩具,更多的是按照“他们应该喜欢的来替他们选择,大多数人以性别成见定义了孩童的生活方式。如果只考虑性别来选择玩具,只让他们玩适合自己性别的玩具,长久以往则会造成他们某项技能的欠缺。而这一设定最终将隐性地影响孩子的职业期望。
男性和女性确实存在天生差异,但这种差异不是决定孩子未来兴趣选择、职业方向的关键。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他的特长和个性,但这些特长和个性是基于他独特的个体差异衍生出来,而非性别。所以干万不要说“因为她是女孩,所以她更适合,也不要说“反正男孩就是,这些都是不恰当的心理暗示。
总之,对孩子而言,“性别标签这种刻板印象所带来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深远。除了经常在意识上提醒自己去觉察,还可以做这四件事:
第一,尊重孩子的思想,少去干预。像文章开头朋友儿子喜欢玩冰雪奇缘等相关的东西,家长应当淡化玩具性别化的思想。如果在玩具方面给孩子更多元化的选择,给孩子提供的大脑刺激和体验也更丰富,孩子还会因此变得更加聪明。
第二,选择性别界限模糊的玩具,可以有机械工程包,也可以有逻辑类桌游。可以选择磁力片、乐高积木、弯弯乐等玩具,要注意选择玩具的均衡性,不要主观为孩子决定“喜好。
第三,鼓励男孩女孩一起玩。男孩女孩在一起玩耍是互相受益的,男孩子可以和女孩子玩一些装扮游戏,通过角色扮演从女孩身上学到体贴、照顾他人,学会表达。女孩则有机会体验更开放、更有力量感的游戏,比如打球、滑冰等,培养竞争意识和意志力。让孩子接受多元化的美好。
第四,家庭布置中性一些,女孩不必非要打造出粉色的公主房,男孩的房间也不是非得装饰出一个战斗的堡垒,家长可以通过创造偏“中性的环境来减弱性别标签感,不在环境上给孩子设限。
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我们知道了:我们要认可男女先天的差异,但是更要知道这些差异更多是来自个体,而不是性别。家长应当尊重孩子的选项、为孩子选择性别界限模糊的玩具、鼓励男孩女孩一起玩、家庭布置中性一些来减少性别标签感。不要因为刻板印象而对孩子的成长设限,禁锢了孩子未来的无限可能。
每天一小时,让我们做更棒的家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