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年北京冬奥会,这个早春,我们对冰雪有了一种新的感受:每当冰天雪地,我们和世界的关系更容易成为审美关系;我们的心灵,更能摆脱实用的束缚,聚焦于美。
正如这次冬奥会开幕式的惊艳之笔,激光雕刻碎冰,一个晶莹璀璨的冰五环,横空出世。我的心瞬间被击中,颤动不已,光阴仿佛停下脚步,一种审美的巅峰体验向我袭来。日常世界瞬间变成审美世界。而运动员们在冰雪世界的一次又一次挑战,则让这个审美世界绽放出更具魅力的一面。
每当冰天雪地,山水就多了几分神韵,人间就多了几许浪漫。今年的第一场春雪,来得突然。那天早晨,我刚从菖蒲盖的木屋中走出,雪就落了下来,像一片片梨花,大朵大朵,轻曼柔媚,在天地间飘舞。青山碧岭,一个时辰就白了头。千木万树,都化作了梨树。这雪真下得荡气回肠:草非草,路非路,马非马,牛非牛……茫茫高山草原,变成一个童话世界。亿兆雪花是亿兆精灵,将熟悉的一切都变得陌生起来。世间万物,都有了第一眼的新鲜感。
是的,冰雪天然带有诗性气息,文人墨客竞相吟咏。冰雪诗词也就成为我国的一种独特的人文景观,是我国冰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了雪的倩影:“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汉魏以后,咏雪之作层出不穷,如鲍照《咏白雪诗》的“无妨玉颜媚,不夺素缯鲜”,如柳宗元《江雪》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古典诗词中的雪意象,常与月、玉、梨花、梅花等意象一起出现,共同营造出一种冰清玉洁、清雅淡远的意境,如黄庚的《雪》——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远岸未春飞柳絮,前村破晓压梅花。这些诗词中的冰雪,姿态各异,美不胜收,蕴含着作者的独特情感,与现实世界中的雪交相辉映。
世间许多美好境界,常以冰天雪地为背景。友人来访,促膝夜谈,几壶醇酒,一席清谈,自是清雅事。如果是雪夜,将更增色几分。正如白居易笔下的诗境“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而王徽之雪夜诵读《招隐》诗,逸兴遄飞,忽然念起好友戴逵,于是冒着大雪,船行一夜始至好友家门前,却又不叩门而返,留下“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的千古名言。冰雪天地是这个佳话的绝配。漫天飞舞的雪花,就是王徽之心中飞扬的率性与诗意。
每当冰天雪地,我们在看冰雪美景,也在看心灵中闪亮的部分。记得小时候的冬天,睡觉之前,小伙伴们总要把家里最大的碗拿出来,盛满水,在外面放一夜。第二天,冰碗就诞生了。它们是小伙伴们眼中珍贵的“玉碗”。然后,找一个院子,一起把“玉碗”铺排在阶前大石头上,比谁的玉碗融化得慢。阳光下,个个“玉碗”晶莹剔透,耀人眼目。这就是乡间少年乐此不疲的“冰碗大赛”。
去年冬天,孩子和我一起制作冰灯,跟着快手短视频上的一个东北冰雕师学。冰灯有各种模具,中式风格、欧式风格的都有。下雪天,我俩傍晚时就把水灌入模具。深夜,水全结冰。冰罩成型,仿佛是水晶做成的。捧在手里,手冷心暖。赶紧熄灯。激动地点上一只蜡烛,放进冰罩。刹那间,烛光在冰罩中,摇曳生辉,如梦如幻。
酉阳北纬28度多,冬天再冷也冷不到哪里去。气温不够,孩子心心念念的冰鱼缸是做不成了,于是只能观看快手上冰雕师做的解馋。冰雕师用模具制成一个冰鱼缸,再雕上几丛水草,注满水,放上几条红灿灿、活泼泼的金鱼。金鱼仿佛在水晶里游动,又仿佛是《小石潭记》中的鱼儿“皆若空游无所依”。由于冰雕师在哈尔滨,冬天温度很低,这个冰鱼缸竟可以保存好几天。以冰雕为代表的冰雪艺术,巧借冰雪,巧夺天工,美得令人心颤,亦是我国冰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当冰天雪地,最快乐的就是孩子。冰雪是世界上最好的玩具,在他们眼里。他们对雪的冷无所畏惧,他们看雪的眼睛炯炯有神,他们抓雪球的手很冰却又很有劲。这种无畏的精神,是冰雪运动的精神内核之一。
我国冰雪运动源远流长。北方各民族尤其擅长,常见的有冰嬉、滑冰、冰陀螺、驯鹿拉雪橇、冰上摔跤、皮爬犁。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冰雪运动蓬勃发展,种类日益丰富:速度滑冰、冰壶、单板滑雪、跳台滑雪、冰球等等。这次冬奥会的举办,更是我国冰雪运动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冰雪运动在我国冰雪文化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高。
每当冰天雪地,就容易想起澡雪精神。澡雪,以雪洗身,荡涤污垢;精神,清净神志,祛除俗欲。庄子钦羡冰雪神人:“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曹雪芹将冰雪人格化,隐喻人的外貌秀美与品格清雅。贾探春是“雪为肌骨易销魂”,薛宝钗是“冰雪招来露砌魂”,晴雯是“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圣洁无瑕的冰雪,成为美好人格的一种象征。而追求人格的完善,正是我国冰雪文化的本质之一。
爱生活的人,常对冰雪怀抱一份深情;常对冰雪怀抱深情的人,精神会更澄净莹洁。让自己的灵魂,时常漫步在冰天雪地。把自己的心,凝成一片冰心。
当我们漫步在冰天雪地时,愿将自己的心,凝成一片冰心。
南风子:原名彭鑫,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在“学习强国”《红岩》《重庆日报》《散文诗》《散文诗世界》《特区文学》发表散文20余万字。散文集《桃花源情书》获年重庆市文艺创作资助。
责编:贾亭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