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温泉河,一路向西。

  两侧阿拉套山、别珍套山逶迤连绵,遥遥相望。

  已是9月,汽车驶过,布满砂砾的半干旱草场尘飞扬、秋草黄。白云慵懒地披裹在半山腰,远处青黑色山尖儿上覆盖着皑皑积雪,像黑蛋糕上抹涂了一层厚厚的奶油。

  行进40多公里,抵达阿拉套山南麓海拔-米的浅山地带,巨大的花岗岩石块高低错落遍布草原。石块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远观如万马奔腾,气势恢宏。阿敦乔鲁仿佛从天而降。

  “阿敦乔鲁”是蒙古语,意为像马群一样的石头。它北倚阿拉套山,南傍温泉河谷,水草丰茂,是当地牧民的冬牧场。草场随处可见石堆圈和石板围成的方形石阵,星罗密布,形同迷宫,这便是阿敦乔鲁遗址古墓群。

  据考古专家测定,阿敦乔鲁遗址古墓群年代为公元前19世纪—公元前17世纪,属于青铜时代早期,距今约年。

  年前,一个神秘部族在这里伫立石围,繁衍生息。几百年后,他们又突然消失,在历史中没有任何记载,只留这石头迷宫横亘草原。

(一)

  午后,烈日灼目,50多岁的丛德新爬上四五米高的梯子俯拍遗址,常年野外工作,使他看上去体格健硕,黝黑的脸庞有西北风刻画的痕迹。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队在博尔塔拉河流域考察,最后一站抵达温泉县。阿敦乔鲁遗址古墓群独特的墓葬形式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令考古队员们颇为震动。

  第二年,以丛德新为首的社科院考古队正式进行发掘工作。阿敦乔鲁埋葬数千年的秘密,在考古队员们的手中,一寸一寸,展露开来。

  上万年前,冰川时代末期,冰雪融水裹挟巨石翻滚而下。雪水唤醒土壤,形成哺育后世的博尔塔拉河。硕大的岩石遗落山坡缓地,其独特的水平节理分层,在历经岁月风化后逐渐裂开石缝。智慧的阿敦乔鲁人充分利用这一特性,或以石楔等打入石头缝隙,加速张裂便得到一张张薄厚均匀的石板。

  更有心灵手巧之人,在石板上刻下遒劲拙朴的岩画,凭添几分庄重神秘。

  由这些石板围成的方形矩阵,便是引发广泛   古墓群南北长约米的区域内,可辨识的墓葬有60余座。墓主人葬式基本都是头向西方,面朝阿拉套山,侧身屈肢而卧。这个奇怪的姿势,似乎在传达着这个神秘族群某种隐喻的向往。

  墓葬出土人骨深目高鼻、犬齿下陷,经体质学家鉴定为古欧罗巴人种,是当今大部分欧洲白种人的祖先,DNA与德国、西班牙人最为接近。

  几乎每个墓穴都有一个夹砂灰陶罐陪葬,刻有戳印纹。部分墓穴有少量青铜饰品。

  这一系列特征,与前苏联安德罗诺沃文化类型相似。而在阿拉套山北侧和哈萨克斯坦七河流域,也存在着相似的墓葬。这显示了生活在西天山脚下这片遗址的族群,很早就跟安德罗诺沃文化核心区有密切的往来。

  

  石头迷宫中,最神秘的当属SM36。

  不仅是因为它最大,奇特的是它由11个竖穴连在一起,排列整齐,规制完整。更奇怪的是,主墓穴内没有完整尸骨,而是大量烧成青灰色的碎骨。

  随着发掘推进,从邻近墓坑陆续出土的人骨,可以推断出这是一个完整的家族墓地。而主墓穴的碎骨,则可能是客死异乡的一家之主,被火化后带回家乡安葬。这说明,当时以家庭为单位的氏族生活已经形成。

(二)

  距古墓群北1.8公里处,大片看似杂乱无章的石堆下,埋藏着一座座沉寂年的石头院落。

  院落基本为方形、圆角方形、或不太规则的方形,石头摆两圈成墙体,墙体里为房屋。整体呈中轴对称,房间划分合理。其中最大一处面积达平方米,除了住人还有其他类似储藏、祭祀等功能分区,体现了当时较高的社会发展水准。

  阿敦乔鲁遗址出土了大麦和小米,在考古界犹如一枚石子激起了层层波纹。

  据考古学家推测,欧亚草原是小麦传入中国的路线之一:小麦由中亚向北传入分布在欧亚草原东部的早期青铜文化区域,借助这些草原青铜文化的密切联系由西向东传播,到达蒙古高原后传入中国北方。

  而阿敦乔鲁,恰好处于这个通道的节点,很可能就是小麦传入中国的中转站。

  年,驯化马骨出土,又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发现。说明当时的阿敦乔鲁人已经熟练掌握了驯化牲畜的技术,比之前殷墟发现最早的家马,又提前四五百年。将寻找家马起源的脉络向前理清了一步。

  一系列重要发现使考古队员们无比振奋,同时展开了博尔塔拉河流域遗址搜寻工作。

  在距阿敦乔鲁约60公里的米尔其克草原上,考古队员们发现了类似城郭的建筑址——小呼斯塔遗址,它年代相对较晚,山头上修建了具备瞭望功能的房址,令人产生无限遐想。

  或许,当时阿敦乔鲁人也是季节性定居转换居住,夏天把羊群赶到高处靠近雪线的地方,冬天,回到地势较低的山前草场,储备足够的干草过冬。更大限度地发展畜牧业,最初的游牧形式由此发端。

  同时,在博尔塔拉河中下游,博乐泉水沟、精河等地也发现了年代较晚的类似遗址。这说明随着生产力扩大,阿敦乔鲁人在后期逐渐从高山向大河流域,比较开阔的区域散开,开始半农半牧生活,折射出草原文明的缩影。

(三)

  在以往的考古发现中,绝少有墓葬与居址并存。

  阿敦乔鲁这一独特现象,在新疆属于首次科学发掘完整披露,为西天山青铜时代文化提供了丰富依据,也因此区别于安德罗诺沃文化成为独立的文化体系。

  年,阿敦乔鲁遗址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经过连续5年发掘,阿敦乔鲁遗址已是欧亚大陆视角下非常重要的支撑点。它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居址、墓葬、大石遗迹、岩画等一系列组合,在国内国际引起广泛   年8月24日,“跨越欧亚——从天山到阿尔泰山青铜时代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温泉召开,来自德国、法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多个国家的考古专家在阿敦乔鲁遗址进行实地勘察。德国考古学专家王睦(MaykeWagner)认为,遗址的国际考古学地位很高,它呈现出了较为早期的草原文明特征,墓葬和居址遗址的特征前所未见,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阿敦乔鲁背靠阿拉套山脉,如一座桥梁,连接起欧亚草原通道上重要的十字路口,族群的流动和文化的交流,由此而来。从地理位置看,这里更像一个历史旋涡,人群流向、时空更迭,在这里短暂停留后,再向外扩散出去。

  尽管很多族群已在历史的尘埃中消失殆尽,但他们身后的印迹,却在岁月的磨砺下,固执地岿然耸立着,召唤后世注目。

  终有一天,这遗落西天山的草原文明,将昭然于世,修补历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