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内建“冰场”小同学跃跃欲试“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任务要从青少年抓起,石景山区作为北京冬奥组委驻地、冬奥会滑雪大跳台比赛场地和国家冬训中心的承载区,近年来,该区教育部门以“全员参与”和“特色先行”为目标,以“冰雪运动教育升级转型”为导向,在各个学校大力普及青少年冰雪运动,体现“双奥之区”特色。目前,已经实现了“全区中小学生%上冰、冬奥知识%进校园、体育老师%完成冰上技能培训”的目标。时下,全区正在为中小学、幼儿园建设13块仿真冰场,实现冰雪设施在八大教育集团全覆盖,为学校开展冰上运动课程提供场地保障,这13块仿真冰场将于4月底全部建成。校园内建“冰场”小同学跃跃欲试“大家两脚略分开约与肩同宽,脚尖稍向外转形成小‘八’字,两腿稍弯曲,上半身稍向前倾,目视前方。身体重心要稳,踝关节不应向内或向外倒,在换腿时要先侧蹬再收腿……”当北青-北京头条记者走进石景山京源学校莲石湖分校时,教练姜才国正为二年级的孩子们上“滑冰陆地模拟课”。在现场,他“手把手”对孩子们进行指导,并不断地强调:“滑行时要俯身、弯腿,重心向前,就是滑倒了,也要往前摔!”姜才国来自一个专业的轮滑协会,这个学期,他被“借调”到学校里来,专门负责孩子们的“滑冰”课程。这些动作的反复练习,就是为了保证孩子们上冰后,能保持一个安全的姿势和正常滑行。“陆地练习”刚刚结束,几位有基础的同学跃跃欲试,穿上滑冰鞋、戴好护具,希望能在操场新建好的仿真冰场上“大展身手”。北青-北京头条记者注意到,这个新建的冰场位于校园东南角,是由一个篮球场改建的,冰场上有几道浅浅的划痕。冰场大约有平方米,由90余块可移动的高分子聚乙烯板组成,据该仿真冰场的项目负责人邓志新介绍,这种材料耐磨,自润滑性能、抗老化性能好,目前石景山区有七八所学校的仿真冰场都使用的是这种材料。“这样拼接起来的冰场是可移动的,如果学校组织篮球赛,我们就可以把冰场挪到其他地方。”邓志新说。正在滑“冰”的王香琳是京源学校莲石湖分校二年级的学生,她刚刚获得了石景山区中小学生冬季运动会三等奖的好成绩,学校“冰场”的建成,让她有了新的动力。“虽然这个‘冰’面不如真冰上滑,但也能考验我们的腿部力量和平衡力。以后我要加紧练习,争取在下次比赛中拿第一!”在阳光下,王香琳的笑脸格外灿烂。体育教师向专业教练“取经”去年10月份,石景山区教育委员会与中国滑冰协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确定培养滑冰运动师资、开设滑冰课程、建设校级滑冰队、举办校队训练营等10个合作项目。人大附中石景山学校、京源学校莲石湖分校、古二小等8所学校也成为了首批全国滑冰体教融合示范学校。从那以后,名来自石景山区的体育教师全员参加滑冰指导员培训,在世界冠军的带领下,开展理论学习、陆地学习和冰上训练。来自古二小的体育老师田鑫就是其中一位,他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因为在学校耳濡目染,滑冰这项运动对于他来说并不陌生,但要说穿着专业设备在真冰上滑,还是“差点意思”。光是控制好冰刀这一个动作,他都练习了不下5次。“想要穿着冰刀鞋站在原地,真是不容易,习惯性往前打滑。”田鑫告诉北青报记者,正式上冰前,教练已经带他们在地面上了2次课,包括摆臂、蹲起、蹬地等动作的模拟练习,上冰后,第一个动作就是教他们如何穿着冰刀鞋原地踏步,还教了他们进行原地起跳,接着才是滑行。“找到在冰面上的感觉非常重要。”田鑫说,到目前为止,他已经上了4次课,也掌握了滑冰的基本要领,接下来他将把这项本领教给学校的孩子们。“开始阶段,我会让孩子们扶着凳子在冰上滑,让他们在体验滑冰快乐的同时,也保护好自己。”田鑫说。4月15日,中国滑冰协会、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中国中学生体协联合在石景山区建立了滑冰体教融合实验基地。“这将为石景山区冰雪进校园工作带来新的机遇。”石景山区教委副主任孟驰告诉北青-北京头条记者,石景山区教委将继续深化与中国滑冰协会的合作,借助专业资源和力量,在赛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滑冰课程建设等方面继续探索实践,让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并爱上冰雪运动。冰雪教育课程特色纷呈场地有了,师资也有了,那么冰雪教育应该如何开展?北青-北京头条记者在走访各学校时注意到,各校冰雪教学特色纷呈。百城千校“画冬奥、滑冰雪、话健康”是由体育总局冬运中心和中国冰雪大会组委会联合主办的冰雪活动。石景山区首批十所项目示范学校率先行动起来,学生们在课堂获取知识,用书信传达喜爱,用视频畅谈冬奥,京源学校就是示范校之一。在体育大课间,京源学校小学部师生共同做起了由区教委独创的“冰雪操”。这套冰雪操融入了花样滑冰、冰壶球、滑雪、短道速滑等基本动作,每天在学校体育大课中实施,让全校同学在运动中感受冰雪之美。除此之外,学校积极组织开展冰雪运动相关绘画、书法、征文等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丰富的冰雪运动元素,营造浓厚的冰雪运动氛围。作为北京市奥林匹克示范校、全国冰雪特色学校,石景山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高度重视校园体育运动及发展,引入优秀体育资源,全面普及冰雪课程,近期又给学生带来了一场其乐融融的“冰雪文化节”。活动以冰雪体育和非遗手工为主线,捏面人、制作滑雪毛猴等传统工艺体验让学生们欢喜不已。在操场上,学校准备了桌上冰球、旱地冰球、旱地冰壶等冬奥项目模拟体验,每一项活动都点燃了学生对冰雪运动的喜爱之情。走进石景山区电厂路小学,随处都能感受到浓浓的冬奥气息:校门口矗立着冬奥会倒计时牌,校园西侧设置了50米长的学生冬奥活动照片展示墙,每间教室后面都绘有冬奥主题板报……从年起,该校就确立了冬奥教育育人的目标,探索“冰雪运动旱地化”的实施方式,让全校多名学生人人都能亲身体验冰雪运动。随着去年年底该校冰壶馆的正式启用,全校师生离“冰雪梦”又近了一步,这也是石景山区学校拥有的第一块真冰冰壶项目场地。除了和冰雪相关的课外活动,将冰雪与学科融合也是一大亮点。人大附中石景山学校以体育技能课为基础,开发冰雪教育校本课程,构建了“小学专项化、初中多样化、高中兴趣化”科学衔接、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立足打造“教”“练”“赛”的完整教学闭环。在电厂路小学,学校将传播冬奥知识与学科课程相整合。美术课上,师生共同设计冬奥吉祥物,了解冬奥会吉祥物的历史;科学课上,教师将冰壶运动引入教学中,让学生更加直观和深入地了解摩擦力的原理和变化;综合实践课上,师生走进首钢园,感受家乡的变化……丰富的课程内容,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多学科融合中学习了冬奥知识,发掘了冬奥乐趣。文并摄/北青-北京头条记者刘婧通讯员黄蕊编辑/谭卫平[北京头条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