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冰雪石 >> 冰雪石图片 >> 荐书冬与狮

古往今来,青春总是在被歌颂着。

有人向往有人回首,一个拥有青春的人似乎拥有了一切可能。

但是在一些特殊时候,

青春在青年人身上隐匿了起来,取而代之的是“苍老”......

这位青年的名字叫伍万里。

有一个小火苗在心中隐隐燃烧

冰雪中的 战士

伍万里是小说《冬与狮》里的人物,《冬与狮》是作家兰晓龙时隔多年再次着笔写下的战争题材作品,以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 地区的一场战役为背景,讲述了十九岁的伍万里在哥哥的反对下毅然决然加入了 的队伍,在异国他乡的寒冬战场上与他的战友们一起燃烧生命的故事。

电影《 》剧照

伍万里一开始只是个调皮捣蛋的乡下娃子,贫困落魄的一家人在船上生活,因此“打水飘”来“欺负”同乡人是他在寥落的“水上故乡”中为数不多的玩乐。

他知道他的两个哥哥在亲临战争,可他却不懂得这究竟意味着什么,伍万里在上战场之前没有接触过枪支弹药这类东西,因此当他 次看到哥哥伍千里归乡时手中的枪,有一个小火苗在他心中隐隐燃烧——实在是因为伍千里带来的不只是枪,还有大哥伍百里的骨灰。

有血有肉的哥哥变作静默着的灰,眼中看到了父母亲的泪,耳中听到了不远处的袭击炮火......一个还有着孩子气的任性的伍万里,突然间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至此,他决定将他的任性发挥到 ,就这样,一个十九岁的乡下娃子,不顾亲人反对,选择成为一名战士。

我会竟你的未竟之志

“我会竟你的未竟之志”是哥哥伍千里所说,他看着同袍的遗骸,衣着单薄,身旁还有十几个冻坏的土豆,胸口已被打烂,手中还抓着手榴弹......伍千里在心中默念着“我会竟你的未竟之志”。

这种伤亡对于一个老兵来说是熟悉的,这样的许诺对于一个老战士而言是铭记于心的。然而,对于年轻懵懂的伍万里,他懂得什么是未竟之志吗?

“打水飘”的石头与枪炮,玩乐与杀敌,孩子气的十九岁与英勇无畏的战士,这些矛盾也在他的心里燃烧着。

与今天的孩子在游戏里激动地喊着“M”“AWM”“98K”不同的是,伍万里从踏入战场开始,就面临着 实弹。战争意味着伤亡,手中的武器不是游戏工具,也不是精美器械,那是保命的家伙,保自己的命,保战友的命,到了后来,伍万里也懂得了什么是“保家卫国”——保祖国的命。

而这些道理和对“未竟之志”的追寻,是伍万里在一次又一次伤痛与死亡中学到的。

电影《 》剧照

是儿子,是哥哥,是弟弟,也是一个兵的伍千里,枪林弹雨里拉着别人活下去的雷公,思念着女儿又依然回到战场上的梅生,前后左右都是敌人的冲锋兵余从戎,拿重机枪当轻机枪的神射手平河,心痛地想着“这么好的部队应该回家”的谈子为......这些人一个个出现在伍万里的生命中,又很快消失,他们的勇猛与脆弱触动着这个十九岁的青年,他们的伤亡让这个青年人开始思索些什么。

我是七连的第个兵

“一声霹雳一把剑,一群猛虎钢七连,钢铁的意志钢铁汉,铁血卫国保家园。杀声吓破敌人胆,百战百胜美名传,攻必克,守必坚,踏敌尸骨唱凯旋。”

——七连战歌

电视剧《士兵突击》剧照

七连战歌并非存在于真实历史中,而是存活在作者兰晓龙的作品里,最早出现在电视剧《士兵突击》中,而时隔多年,在小说《冬与狮》中又一次响起,不过这次唱响它的人从钢七连变成了第七穿插连,从新世纪的军人回到了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战士。

从“我是七连的第个兵”的伍万里到“我是钢七连的第个兵”的许三多,这个故事已经不再局限于“竟战友的未竟之志”,而是跨越时空,让军魂穿梭于不同年代的军人身上,竟一代又一代人的未竟之志。

即使七连战歌不是真实存在的,伍万里也只是作者所创作的人物,但毋庸置疑,这份军魂总是存在着,存在于几十年前千千万万个伍万里的心中,存在于那些被雪冻过的年轻的眼睛,被血灼过的年轻的身体,被死亡威慑过的年轻的心灵,以及他们用这份魂所守护的年轻的祖国。

年轻而苍老的我的祖国

五千年的母亲,一岁半的孩童。

苍老而亘古不绝是我的祖国,年轻而有些懵懂亦是我的祖国。

年轻与苍老,是一对反义词,但又是缠绵不离的一对挚友,因为它们总是在该清晰分明之时变得暧昧不清,在即将背道而驰之时选择了形影不离。尤其是在兰晓龙的作品里,无论是《我的团长我的团》中引用梁启超的“欲言国之老少言,先言人之老少”时对年轻与苍老的思索,还是《好家伙》中引用蒋勋的“少年的中国没有学校,她的学校是大地和山川”来感悟有着厚重历史的国家是如何一步步走过几千年......似乎年轻与苍老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他整个创作生涯里难以解开的谜题。

到了《冬与狮》,还是没能逃脱思索年轻与苍老的命运。故事的 ,迎着夕阳的伍万里思念着哥哥,抚摸着哥哥的骨灰坛子仿佛哥哥还在身旁,望向疍民的船橹......伍万里已经有了年轻与苍老之间的惆怅。

正如我们前边所说,无数同袍与同胞用血与泪让伍万里这明明是一个无论在什么时代什么国度都算得上年轻的人开始苍老、开始惆怅。

万里曾问哥哥,“什么是保家卫国?”伍千里回答,“我们上一个百年没有做好的事,我们下一个百年必须做好的事。”万里说他听不懂,千里回答,“有些事情靠听永远不会懂。”

就这样,万里做到从听不懂到不靠听而懂,理解了“保祖国为和平就是保家乡”的深意。这样的万里不只是一个个体,而是一种象征,他代表着这样一类青年人,将年轻的生命献给了祖国与家乡。

或有意或无意,在《冬与狮》开头的序中,作者提到了另一位青年人,不同于伍万里的是,那是一个活在今天——一个被多数人认为和平安乐时代的青年人,一个才十八岁就牺牲了的青年人,一个在照片中有些懵懵然手上托着一个剥了皮还未来得及吃的橘子的青年人。

战士陈祥榕

这个青年,似乎也跨越了时空,和伍万里一样,在十八岁的时候就有着惆怅,因为“身后是他用十八岁生命保卫的古老而又年轻的世界”。

除了序中提到的年轻与苍老——“青年人保卫古老而又年轻的世界”,其实读者在阅读《冬与狮》时会发现在这本书中夹了一个小册子,是作者还未出版作品的节选,里面有着这样的对白——

“为了孩子。”

“你有几个孩子?”

“ 的孩子一岁半。叫中华人民共和国”

如此让人感概,我们总是理所当然地将祖国称为母亲,极少看到有人将她称为一个孩子,而在几十年前,那样的新中国也的确只是个一岁半的孩子,而这个孩子也在被一群如伍万里一般的孩子们守护着。

《冬与狮》

兰晓龙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冬与狮》的故事,带着我们从初夏回到了寒冬,在安逸之中见识了残酷。伍万里是几十年前的青年人,但是他的精神却跨过了时空,依旧影响着今天的人。

如果一本书、一段故事、一个人物可以让今天的我们望见从前的人、从前的事,让我们的记忆变得更加绵长,让我们的心盛放下更多的思念,那我们便再多读一本书,再多知道一个故事吧,我们需要在历史中找到自己的信念,找到新时代青年人的魂。正如《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所说——“中国青年的觉醒,点燃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之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