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下午三点四十分,河北省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训练室便会传来清脆的冰壶撞击声。每完成一次发球后,同学们就会用手语进行交流。这是一群患有听力障碍的孩子——因为空白的听力神经,他们的世界里没有冰壶的碰撞声,只有频繁“刷冰”留下的肌肉记忆。他们12人是这所学校旱地冰壶队的队员,也是一支全国冠军队伍。今年6月,在浙江杭州举办的全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旱地冰壶比赛中,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派出李乐、吴登月、李沐新、代惠紫、刘梓仪5位运动员代表河北省参加听力组比赛,并最终在20支代表队中脱颖而出,勇夺冠军。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建立于年,是一所融学前康复、义务教育、高中(职高)教育于一体的特教学校,目前有学生名。年,学校开设了旱地冰壶课程,挑选学生,根据身体条件和个人兴趣进行专门教学。“观察了一年后,我们选出十几个孩子组建了旱地冰壶队,男生女生都有,年龄从13至18岁。”教练强永浩介绍说,这支特殊的队伍自成立起,便逐渐在各类比赛中崭露头角。好成绩的背后,有他们“无声”的付出。强永浩告诉记者:“听障孩子打好旱地冰壶不容易,最大困难便在于思维。受限于较弱的听力和理解能力,为他们授课通常以直观动作指导和演示为主。”“投壶时,一般是根据壶在地面摩擦的声音来研究击壶力度,但他们不具备这个能力,手语表达很局限,唯有一遍遍反复尝试来建立手感。”强永浩说,不断尝试、改进后,才逐渐形成了适合听障学生自身情况的投壶动作和战术风格。年,河北省特教学校首届旱地冰壶比赛,是这个队伍首次出门参赛。虽然以小组全胜进入四强赛后止步,但这次经历却给队员们带来了宝贵的经验。学校副校长石劲松说:“我陪孩子们一起参赛,这次试水,把大家斗志激发了出来。”后来,这个队伍被河北省残疾人联合会推荐参加全国比赛。为此教练员放弃了很多周末休息时间,根据队员特点排兵布阵,不间断地训练指导,孩子们也在课余集中精力投入到集训中。“孩子们很聪明,咱们的战术打出来,别人都竖大拇指。拿到了全国冠军,大家的汗水没白流。”石劲松说,从赛场夺冠回来,学校便开始着手培养旱地冰壶第二梯队。在学校训练馆的公告板上,贴满了队员们手写的“毛病”和“改正”:“适应壶的润滑度、手感,力量要控制好”“大胆出手,保证路线是直的”……一行行笔记将每位队员的训练情况详细记录下来。旱地冰壶队队长李沐新今年读高一,擅长战术的他被视作队伍“大脑”。他用手语介绍:有的队员即将准备高考,学业任务加重后训练时间少了,不过大家都希望他们高考顺利!拼搏、奋进、挑战、突破。在冰雪运动朝夕相伴下,孩子们变得阳光又勇敢。看到他们认真拼搏,学校的老师们、球队的教练们都深受感动。如今,这所学校又开设了轮滑课,已经有60多名学生能够参与到冰雪课程中。学校校长张欣说:“在孩子们眼中,冰雪运动不只是兴趣,更是陪伴他们成长的伙伴,即便在不够完美的世界,他们也遇见了更好的自己。”(来源:新华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