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系统检查项目图 https://m.39.net/pf/a_4461452.html文/半岛全媒体记者 鲍福玉 实习生 吴静涵 图/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滨“高平路,长又长,公路两旁好地方,高粱谷子遍地长,到处是杀敌的好战场……”屋外,晚春的凉风中夹杂着丝丝冷雨,屋里,一位戴着老花镜、身穿绿军装、胸前满是勋章奖章的老党员大声唱着红歌,将整个屋子的人唱得人心沸腾。这位94岁高龄的老党员叫王学泰,年入伍时他刚刚17岁。戎马半生,他先后参与了即墨、孟良崮、三合山、周张、潍县、济南、淮海、渡江、上海、朝鲜新兴里等战斗、战役。他的歌声从平度仲戈庄这间小屋里传出,传播到这片他“一定要回来好好建设”的土地上。子弹贴着头皮过去王学泰年出生于平度仲戈庄村,抗日战争时期,年仅17岁的他报名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战士。因为小时候读过私塾,他被安排当通信员,负责重要的上传下达工作。王学泰老人参加过攻打即墨、解放平度的战斗。老人回忆说,解放平度的时候,八路军第5旅13团攻打西门,南海独立团攻打东门,第14团3营攻打南门,“我们是增援军,配合这些主力部队,按照指挥部的方案战斗。”当时盘踞在此的伪华北“绥靖军”第8集团军有多人。老人回忆,13团先攻破了西门,然后南海独立团和一个特务营一起打开了东门,“那一次战斗很惨烈,牺牲了很多人。我也上战场,跟着我们首长,那个子弹嗖嗖的,有的贴着头皮过去。”老人当时虽然是个十几岁的小伙子,但没有丝毫畏惧,勇敢地冲锋陷阵,一直到战斗结束。年,在攻打山东潍县的战役中,王学泰老人所在地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81师团,率先突破西城,为夺取战役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所在的团被授予“潍县团”的称号,成为全军“十大猛虎团”之一。作为通信员的王学泰,在潍县战役中表现得积极勇敢。通信员的任务危险而又艰巨,经常要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传达作战任务,而作战命令关系到整个战局,一刻都不能耽误。这就要求他既要勇敢,又要善于动脑子,寻找窍门巧送信息,“比如遇着敌人射击激烈时,就先隐蔽起来,等敌人换梭子的间歇,再迅速穿越过去。经常是子弹擦着身边过去。”朝鲜战场九死一生年10月,王学泰随部队到了朝鲜战场。说起当初的情景,老人仍记忆犹新,“我们坐火车到了安东(现辽宁省丹东市)后,首长开了个干部会,两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第一句,同志们,我们要出兵;另一句是,回去擦枪、擦炮,准备战斗!”王学泰老人所在的部队是一支主力部队,专门打美军的王牌军和联军的精锐部队。进入朝鲜的当天晚上,部队挺进了四五十公里,准备攻打“英澳27旅”。这是一支英军与澳军合编的精锐部队,王学泰老人所在的部队赶到那里后,敌人早就吓跑了。部队于是顺着朝鲜东海岸往南攻打新兴里,这里驻扎着美军陆战1师,曾在二战时赫赫有名。“部队顺着一条东西向的大山沟往新兴里冲。”王学泰说。当时他在部队中担任排长,就在这次战斗中负了伤。“当时有一个美军士兵出来侦察,我躲到了旁边石头缝里,他接连扔了五六颗手榴弹”,正当间隙时,我以为外面的情况好转了,便起身观察敌情,突然‘嘭’的一声,我感觉好像是有个子弹,擦着我的头皮,一下子打到了我身后的石头上,然后又是一枪,打在我腿上。”直到现在,每逢阴天下雨,老人的股骨都会隐隐作痛。王学泰受伤后不能动弹,这时敌人的坦克、步兵已经冲了上来。他便一动不动趴在冰天雪地里将近11个小时,直到晚上被一个朝鲜百姓发现送往部队卫生院抢救。“时间再长,命就没了,算是捡回了一条命”,老人感慨道。老党员建设新农村从朝鲜战场回来之后,他被派往泰安,在山东部队转业干部速成学校学习。后来他根据组织安排前往山东省莒县粮管所工作,还在新华书店工作过一段时间。上世纪50年代,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在莒县工作过的王学泰老人看着当地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足,想起了自己离开许久的家乡平度仲戈庄村。“我就想,我得回去,建设新农村,把村里也搞好一点。”就这样,老人放弃了当时在他人眼中轻松高薪的工作,接连向县里打报告争取回乡。老人的妻子李秀兰老人回忆说:“当时他就觉得别的村里搞得好,他就也想回来建设我们村,响应党的号召嘛!”回到村里以后,老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将自己的所思所学应用到实践上。他带领村民平整土地,建设“万亩田”,将原本七零八落的土地平整、连接在一起,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既好管理又好耕作,为粮食增产做好了铺垫。带动了村里的农业耕作,老人觉得还不够,又带领村民建起了砖瓦厂,“建个厂子,村里人务农之外的时间就烧砖烧盆,工分上去了,生活水平也就上去了”,老人说。他因为在乡村建设方面作出的成绩,还受到过县领导的表扬。 抗战红歌铭记于心六七十年过去了,今年94岁高龄的老人至今仍记得年轻时部队里唱过的红歌。在大家的鼓励下,老人大声唱起当地的一首红歌小调,“高平路,长又长,公路两旁好地方,高粱谷子遍地长,到处是杀敌的好战场……”。唱歌时,老人的手不时挥舞着,像是一个英勇的战士表达着必胜的决心,他胸前的勋章奖章闪烁着光芒,让大家的思绪仿佛回到了那段岁月。“早先的时候我们都不知道父亲还有这些荣誉,老人从没有主动跟人讲过。”老人的儿子告诉记者,他们小时候也就知道父亲上过战场,但受奖立功的事父亲从来不提,直到这些年,组织上过来了解,他们才得知父亲还获得了那么多荣誉。后来他们就问父亲为啥不说,父亲才说:“说啥说,这些荣誉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都算不上啥!”如今,老人虽然听力不大好,但眼睛依然有神。腿脚方便的日子,老人还会参加村里的党员活动,他从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老人的儿女说,老人现在还有每天看新闻的习惯,电视上的新闻字幕,他还可以一句一句地念出来。他看的是新闻,也是日益强大的祖国。本文来源:半岛都市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7193.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7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