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起源于一封信,年7月,美国温泉学院(KeeneCollege)的查尔斯哈普古德教授(CharlesH.Hapgood)收到了一封信,是美国空军地质勘测队的指挥官奥密尔(HaroldZ.Ohlmeyer)寄给他的。信上说,你说的雷斯地图我们已经查阅过了,这张图下部的海岸线和年英国-瑞典联合南极远征队勘测到的冰层下南极海岸线非常吻合。

这个“雷斯地图”又是个什么东西?就是一个叫皮尔雷斯的人绘制的地图。他是16世纪前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海军上将,参加过很多次海战,对地中海地区非常熟悉,他也是一位绘制地图的高手。上面提到的被美国空军地质勘测队证实的地图由皮尔雷斯绘制于年,那个时候“大航海时代”只算刚刚萌芽。葡萄牙人麦哲伦开始环球航行是年。全球海域对人类来说还是相当陌生的,但这张图却反映出了数百米冰层之下的南极洲。

大家知道,南极洲是年发现的,所以皮尔雷斯本人肯定并没有到过南极,而南极洲冰层以下的地貌是年才勘测出来的。那么这张雷斯地图只能来自古老的勘测资料。

这张地图是他根据20多张古代地图画出来的(谁说的?皮尔雷斯自己在图上做的说明)。原图的很大一部分都遗失了,现在保存下来的部分里显示了非洲西南海岸线,南美洲东南海岸线,这些地方都很清晰,令人困惑的是地图下部的这块地区,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和现在地球上的任何一条海岸线都不吻合。

这个哈普古德教授是研究古代地图的专家,他提出了地壳移位理论,爱因斯坦还给他的书写了序言。哈普古德经过研究认为这条海岸线长得很像南极洲莫得皇后领地(挪威领地,南极洲东侧,五分之一的地盘)的玛莎公主海岸线,可是那里的冰现在有米厚,于是他请教了美国空军地质勘测队,勘测队的指挥官给他回了信,就是我们开头说的那封信,确认它确实和勘测得知的冰层以下的海岸线相当吻合,肯定了哈普古德教授的想法。

这封回信封信就像一个炸弹,如果这张雷斯地图绘制的是南极冰封以前的地貌。皮尔雷斯并不是地图的原作者,那原图是什么时候绘制的?是谁绘制的?要说到这起事件对我们现有知识的颠覆性,那就要说南极洲的冰川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

学院派观点:1.7亿年前,南极大陆是超级大陆——贡瓦纳(Gondwana)的一部分。在漫长的时间里逐渐从贡瓦纳脱落下来,到万年前才形成我们今天看到的南极洲的形状。南极的气候是慢慢变冷的,它最初位于赤道附近,是热带气候。随着它不断向南飘移,它的气候变成温带气候,再变成寒带气候,在万年前,冰盖在南极扩张,万年前,南极洲基本完全被冰雪覆盖了。

但近期一些研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研究者认为南极冰封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逐步形成的。至于完全达到我们今天看被封冻的样子,可能是到最近六、七千年前才完成的。

哈普古德认为南极洲原本不在现在的位置,而是在靠北更温暖的地方(公里),由于地壳移位,才到了现在这个位置。爱因斯坦认为南极洲地壳移位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作用,和冰川不均匀的沉积导致的。也就是说,南极洲大陆越漂移到地球最南端,越接近被冰封的状态。至于说这个漂移过程是每年几米或者几十厘米计,还是一段极短的时间内,被某种我们还不理解的外在力量被推到现在这位置上?

现在流行的理论是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理论。按照这个理论,地壳被分为七大板块和一些小板块,板块每年移动几毫米到20厘米。这样的变化速度无法解释南极洲的快速冰封(从公元前年到前年,仅仅年就完全冰封了)。哈普古德的理论叫地壳移位:他把地壳比喻为橘子皮,包裹着地球的内部结构,当橘子皮在长时间的离心作用和冰川在极不均匀沉积的双重作用下,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再加上一个强有力的触发条件,比如彗星撞地球,这样整个地壳在一个短时间内发生一个巨大的位置移动。注意,是整个地壳的整体移位。这种移位对全球文明都是灾难性的:洪水,火山,地震,电磁风暴等随之而来。这个理论在地球上还无法证明,但年3月《自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斯尔文保利(SylvainBouley)和大卫巴罗道克斯(DavidBaratoux)的团队观察到火星上存在这种整体地壳移位现象。

但是有人推测莫得皇后领地的海岸线在公元前年到公元前年这段时间里都可能是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这个说法也得到了实验的证实,因为这张图上对应罗斯海的那个部分是没有冰盖的,而现在的罗斯海有一层几百米厚的浮冰,华盛顿特区卡内基学院的研究者用鑀-钍测龄的方法测试了罗斯海的沉积物。证明罗斯海最早的冰川沉淀物出现在公元前年,也就是六千年前。换言之,封住南极的最后一块冰,形成时间最早可能还不到年。

但是,这又带来一个新的问题:我们人类文明,从最早的苏美尔和埃及文明到现在也就是年左右,我们中国人习惯把中华文明史称作上下5千年,虽然印度河文明有可能更久远,但一般也习惯定位在年左右。让年前的原始人去测经度纬度,精确绘制大陆海岸线似乎有点天方夜谭。

其实画出了南极洲的古代地图还不止雷斯地图,法国数学家和地图学家奥伦特斯菲纳乌斯,在年绘制了一张心型世界地图。图上南极洲的形状和现代地图就很相似了,位置也在极地。但是,沿着海岸线有不少独立的山系和河流。内陆则是一块板,没有山川河流的细节。那么,可以这么推理,这张图的绘制时间是在冰雪快要封冻南极的时候,那时,沿海地区还是适合人类生活的。

哈普古德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斯特拉坎博士对这张图进行了分析,认为这张图是综合更早的地图绘制出来的。南极海岸线在这张图上还没有冰封,莫得皇后,恩德比,威尔克斯,玛丽-伯德,和维多利亚领地的海岸线都是没有冰雪的。和雷斯地图一样,海岸线的形状和现在勘测到的非常吻合。

还有两张绘有南极洲的地图,一张是比利时地图专家,杰拉尔德斯-墨卡托,在年绘制的。他发明了墨卡托投影法,这是现在都还在使用的标准地图绘制方法之一。这张世界地图中的南极洲,和菲纳乌斯图上的地理位置一样,但是已经没有了海岸线上的山脉和河流,冰雪已经覆盖了南极洲。看起来墨卡托所用的源图,在时间上要晚于菲纳乌斯的源图。

最后一张是18世纪法国科学院院士,国王的首席地理地图专家,菲利普布阿奇,在年绘制的。这张图的南极洲上则完全没有冰雪。而是被横贯南极的水道分为东西两个部分。可以推测,与前面所说的几张古南极洲地图相比,这张的源图要更为久远。

大家知道,地图的绘制有南北向的纬度和东西向的经度。纬度通过观测星座和太阳的位置解决,但经度就一直是个难题,直到年,约翰-哈里森发明了天文钟,才能够精确绘制经度,地图的精准性才大大提高。然而这四张图,在相对经度上都有很好的水平,雷斯地图在非洲和南美的位置上误差只有0.1度,这个数据还是在考虑到雷斯翻制过程中引入的误差,所以源图的经度应该更好。

好了,故事说到这儿,我们要问:是谁积累的这些远古知识呢?他们必须具备相当高的数学,测绘,地理,甚至航空测绘的知识和能力才能够绘制出这些地图。并且,他们的测绘在时间上有相当长的跨度:从南极洲没有冰雪,到有了冰雪,再到只有沿海适合居住,最后完全为冰雪覆盖。也就是说这些地图的原作者,必须身处于一个有着完备技术手段的史前文明中。

史前文明只是我们今天人的说法。我去年参观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午在博物馆内的餐饮区吃饭,与几千年前的古物只有数墙之隔,当时脑子里就跳出这个念头。几堵墙之外的几把桌椅就成了我们看起来了不得的文物。我现在坐的再普通不过的折叠钢架椅,如果被一万年以后的人类突然发现,也是稀奇得不得了的史前文明遗迹吧。

今天这些地图展示的知识在挑战现代人类对文明的认知。当前人类学的普遍观点认为年前,人类只不过是在石器时代,披着兽皮,住在山洞和茅棚里的狩猎人群,连超出自己活动地方一英里之外的地方都搞不清,怎么能画出南极大陆海岸线的准确地图呢?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这里有个神秘的时间巧合,就是南极大陆被彻底冰封之时,大约也是我们这一次文明发端的时候。埃及、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发端都是在7-6千年前。我们做一个脑洞大开的推测。大约在那段时间是人类文明的一大断层,之前的人类掌握发达的知识,史前人类留下了南极海岸线最后一张准确地图后不久,出于某种力量人类遇到了全球性的灭顶之灾,发达的知识随之一起毁灭。然后我们就看到文明从埃及的尼罗河、中东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印度河与黄河重新出现,只不过是从头开始,从最原始的生存状态开始。

亚特兰蒂斯的毁灭,距离现在最近的一次快速冰川融化时期是在-年之间。如果它制造了全球大洪水,而今天讲到的南极洲海岸线最后被冰封是在大约年前。那么,南极洲的冰封应该是在史前大洪水稍后。会不会是因为南极的冰封,又吸纳了大量的海水,让全球性的洪水消褪。使得渡过洪水浩劫的人类幸存者们,才又得以回到低地平原,用对过去文明仅存的一点记忆,开始了农耕,从而发展出我们今天的文明呢?

这一切皆属脑洞,也许某一天我们的考古发掘能深入到南极洲的冰盖以下,谜底就会揭晓吧!

这里我想用一部我喜欢的电影《魔戒》中精灵女王的台词作为结语:几千年过去了,历史变成了传奇,传奇变成了神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