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晖张家口报道
随着年冬奥盛会成功落幕,塞外山城张家口正在迎来新的发展起点和历史机遇。如何乘势而起,推进“后冬奥”经济发展,是与承办盛会同样重要的时代“必答题”。
产业机遇纷至沓来,首当其冲的“支点”就是冰雪产业这盘大棋。根据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发布的《冰雪运动发展规划(—年)》,中国将力争年冰雪产业总规模超过亿元,年争取实现市场规模突破1万亿元的目标。
在此领域,张家口的探索一马当先。河北省张家口市副市长、冬奥办副主任刘海峰在年冬奥会前夕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崇礼每4个人之中,就有1个人从事与冰雪相关的工作,超过3万人直接或间接进入了冰雪产业和旅游行业,端上了“雪饭碗”。
变化不仅发生在崇礼。受益于冬奥会举办和“三亿人上冰雪”的愿景目标,从单一的滑雪场、滑雪度假区,再到滑雪小镇、滑雪装备产业园、冰雪培训中心,冰雪产业的场景不断拓展,优质的人力、资本、技术加速聚集,冰雪经济正在成为张家口名副其实的一张城市名片和发展新动能。
冰天雪地正在变成金山银山。《张家口市冰雪产业发展规划(—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全市将加快打造冰雪装备研发制造、冰雪体育运动、冰雪人才教育培训、冰雪文化旅游、冰雪现代服务的冰雪产业全链条发展体系,力争年全市冰雪产业规模达到亿元。
冰雪运动设施集群迭代
时近4月,处于高寒山地的崇礼,仍春寒料峭。万山丛中,崇礼最具辨识度的地标建筑“雪如意”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送走各国宾朋,崇礼“三场一村”(即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三个竞赛场馆和张家口冬奥村及冬残奥村)整装待发,蓄势“变身”。
作为本届冬奥会雪上项目主要竞赛场地之一,崇礼区借势此次冬奥东风,实现了冰雪体育旅游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的跨越式“升级迭代”,向着“东方达沃斯”的发展梦想迈出关键一步。
年,地处偏远山地的崇礼仍处于“一条马路尽是坑”的水平。这一年,有外地投资人发现了崇礼独特的气候和滑雪资源,以几百万的投资兴建塞北滑雪场。由于当时没有造雪和压雪设备,靠着雇当地农民从林地铲雪、往山上背雪,铺设出米长的雪道,华北地区第一家滑雪场由此诞生。
难以想象,彼时的滑雪爱好者,上山的方式是一台吉普车,雪具堆放在车厢中间,旁边趴着人,花几块钱上去,由此完成一次“贴地飞行”。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原主任李铁在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工业企业投资者的角度出发,当时没有人愿意去崇礼投资。原因有多个方面:一是交通条件差,没有高速公路直达;二是山区缺少适合工业企业的平整空间,基础设施不完善;三是气候比较寒冷,冬天的日子很难过;四是与特大城市的距离比较远。即使在距离崇礼60公里左右的张家口市区,有投资兴趣的人也不多。
万龙滑雪场董事长罗力是较早在崇礼开设雪场的先行者,彼时为了加强雪场周边配套设施,也没少做周边村子老乡们的工作。罗力曾透露:“年雪场投入使用时,一个雪季接待游客还不足万人。”
快速变化来自于申奥成功之后。年,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权,崇礼的冰雪旅游发展进入“快车道”:年太舞滑雪小镇开业,年富龙滑雪场开业,年翠云山银河滑雪场开业……
罗力记得:年申办冬奥成功的那个雪季,万龙滑雪场的游客猛增到20多万人次。而到了—雪季,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36.8万人次。
20多年间,崇礼从一个滑雪场,到几座滑雪场,如今已成为京津冀区域独一无二的雪场集群,建成了万龙、云顶、太舞、多乐美地、富龙、银河、长城岭等7家大型滑雪场,共条雪道。其中,万龙、太舞、云顶3家雪场入围“全国滑雪场十强”。—雪季,张家口接待游客达到.2万人次,“雪国”崇礼的影响力不断攀升。
雪场的兴旺、赛场的建设,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就业机会,带动了崇礼这座13万人口的小城,冰雪旅游运动的产业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数据显示,崇礼年5月实现脱贫摘帽,如今已经有近1/4的人从事相关工作。直接或间接从事冰雪产业和旅游服务人员有近3万人,其中包括过去的贫困人口约人。
崇礼滑雪旅游的鹊起,为许许多多崇礼的“庄户人”打开了新的生活空间。36岁的刘小飞和妻子都是太舞滑雪小镇的员工。刘小飞是一名压雪车司机,夏季负责越野车租赁、管理和养护工作。年,他的父亲在富龙滑雪场谋到了修理工的工作,母亲从事家政服务。年,刘小飞的妻子也来到了太舞滑雪小镇工作。而在崇礼,像刘小飞这样举家受益冰雪产业的案例不胜枚举。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指出,受益于冬奥举办和“三亿人上冰雪”目标,预计—冰雪季全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将达到3.05亿人次,我国冰雪休闲旅游收入有望达到亿元。
作为国内冰雪旅游发展的领军城市,崇礼未来的冰雪旅游规划探索则具有样本性价值。特别是相关“冬奥财富”如何在冰雪体育中被充分利用,备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