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家医院治白癜风最好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lx/

在色彩斑斓的卫星照片中,位于长江下游以南不远处,有一个四周突起的环形岩体。它虽然只一平方厘米大,却很像一朵野菊花,美丽极了,这就是一千八百多里高空中拍摄的黄山。

卫星照片中的黄山如此多娇,地面上的黄山又该从哪里说起呢?还是让我们“下凡”来实地游览考察吧!

黄山三部曲

当地球历史帷幕在距今大约四亿年前拉开的时候,黄山地区还是个白浪滔天的大海。

到了距今一亿多年前的侏罗纪时,天空里始祖鸟在飞翔,地面巨大的恐龙在爬行。这时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原来在高温高压下炽热的岩浆开始活动起来,它带着一颗火热的心要冲出地面。当它们上升到地壳时,由于上面覆盖岩层的巨大压力,未能喷出地表,慢慢结晶凝固成一个似圆形的花岗岩体,这就是当时的“地下黄山”。

年青的“地下黄山”长得粗壮结实,坚硬耐压,指甲盖那么大一块,就可以经受住一吨重压力。它自形成之日,即在不断上升;当其抖落掉原来覆盖的岩石,才成为出头露面的地上黄山。

但是,这初见世面的黄山,哪有今天这般挺翠拔秀,丰富多姿。它在不断上升成长的过程中,整修自己的仪容。在漫长的岁月里,风霜雨露为它洗尘,炎炎烈日为它换面。到了近一百万年前,这里曾经是长期的雪飘冰封的世界;那时不是“黄山自古多云海”,而是“孰知云海尽为冰”。多谢这些山谷中的冰川,它们缓缓流动时,象无数锋利的开山斧,对黄山进行了精雕细刻,才出现了被国外称为“震旦国中第一奇山”的黄山。

自然雕塑家的杰作

很多有名的风景山区,也有由花岗岩组成的,但都没有黄山这样迷人。古人对黄山用尽了各种不同的赞美惊叹之词,有时也提出黄山为什么这样美的问题。但在缺乏科学的时代里,他们只能归之于“鬼斧神工”和神秘莫测的造物主的安排。其实,“造物主”就是大自然。

当黄山从地壳里出世后,由于地壳运动力量使花岗岩发生断裂,象长达十二公里的逍遥溪就是一个大断裂,在光明顶以及其他地方也有这样的断裂。这种断裂山的地形虽然往往也是悬崖峭壁,深谷直立。但还只是大自然初步加工的“毛坯”,并没有那么多的奇峰异石。

黄山自它出头露面后,雕塑加工的主要方式是:岩石的松散、破碎(风化作用)和崩落、冲刷剥蚀作用。这种“艺术处理”又是循着黄山花岗岩固有的却是奇妙的“草图”进行的。原来花岗岩内有很多裂缝叫裂隙。其中柱形裂隙垂直地表方向的最多,刀削如壁的西海群山和石笋等就是沿着柱状裂隙生成。层状裂隙也很普遍,后山老龙潭、翡翠池的“天然游泳池”的“天然台阶”最为奇妙。这些裂隙不仅有直有横、有大有小、有深有浅,而且有时几组相连构成奇异的天然图案,如鳌鱼峰就是×形裂隙风化形成的。还有那著名的“飞来石”,就是沿着垂直和水平方向正交的裂隙风化的结果。两石相垒,实为一石,中虚一缝,乃是原生裂隙经风化加深所致。

黄山“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原因,有一条就是后山岩石中裂隙较前山密集,形象多样化,同时后山花岗岩颗粒结合得较松,质软的容易风化,质硬的得以保存,千姿万态的各种奇峰异石就这样形成了。

对雕塑黄山建立了特殊功勋的要算冰川大师。那坚硬的冰层又厚又重,冰块中又夹带着很多砂石,移动时就象无数把刻刀,对黄山岩体锉磨刮削,加工出各种优美的造型。

当第四纪冰期来临时,黄山是白雪皑皑,一片琼琳世界。冰川常常汇集在山坡上,形成一个个像半圆形剧场的冰斗,其中的冰便对山峰进行雕凿。那高耸入云的天都峰,是四面冰斗形成的角峰;那两壁光滑,薄如刀刃的鲫鱼背等山脊,便是两壁冰斗形成的刃脊;那喷雪进珠,飞练如银的百丈泉等瀑布,乃是一高一低的冰斗形成的悬谷,它们形成各具一格的冰川地形,蔚为奇观。

冰山上的来客

其实,冰川的艺术杰作不必到山谷中寻找,就在住地附近,都可“路遇”。

当你从温泉宾馆出发登山时,走不远,就可在路左遇到一块厚约四、五米的巨大花岗岩在向你招手,指引游人“入胜”。这块石头的“来历”可不简单,它是随着冰川的移动,从远方的山谷到此“落户”的。

象这样的第四纪冰川中的“来客”有很多。逍遥溪,桃花溪中那些有两三个平面光滑和表面凹凸不平的砾石大都是“冰川漂砾”。顺桃花溪直上不远,在溪中可看到那著名的“丹井”和“药白”,这就是神话传说中轩辕黄帝炼仙丹、仙药的仙井(臼),也是唐朝诗人李白诗句中“渴饮丹砂井”的地方。“丹井”却是奇特,井口近圆形,直径零点六米,里面还稍大一点,斜伸下处到顶端又钻成一个牛角尖。真怪!这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是冰川底部融化时,流水在未融的冰川下面流动,遇到阻挡形成旋回窝,它挟带的小石子在岩石凹坑上冲击旋转,久而久之,就磨成了“冰臼”。“药臼”和“丹井”一样,是一对绝妙罕有的由冰川精心制作的工艺品。

石迹耿千秋

黄山最古的古迹在哪里?它不在虚无缥缈的神话传说之处,也不是古代名人居留过的地方,它在一个人们走来走去能见到的半山腰中。由慈光阁顺登山道上山约十多分钟,过“月牙亭”,绕“碰头石”

而上,可见右边对面的立马峰(青鸾峰)半山腰上,一大片裸露的花岗岩岩石的表面上,有五、六道断续不等的凹痕,近乎水平方向平行排列,这就是著名的第四纪冰川擦痕。

这个“石迹”(冰川遗迹)是怎样形成的呢?当冰川顺着立马峰与殊砂峰之间的山谷流动时,将山谷两壁磨蚀得又平又直,成为U形谷(幽谷),冰川中挟带的坚硬碎石在岩石表面经久地磨擦,便留下了这不可磨灭的痕迹。那微微倾斜的方向正表明冰川当时流动的方向。

卓越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一九三六年来黄山第二次考察时,首先发现了这一处的冰川擦痕,这对于论证他的《安徽黄山第四纪冰川现象之确据》来说,真是“铁证如山”。

黄山第四纪冰川遗迹的发现,是通过实践检验真理的有力例证。今天,我国的地质学家们,正沿着李四光走过的足迹,继续探索黄山的“来龙去脉”,到黄山更深处寻访那个“宝石花”的世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6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