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师行所至,率皆荒芜阻绝,自来人迹罕至之区,石壁冰梯,直插霄汉,鸟道陡绝,士马皆需扶揉而上,俯视幽谷,冥冥渺不见底,加之烟雾岚瘴浓浊异常,中者不省人事,致兵丁染患急症者众多,而战马粮驮坠崖者而毙及劳伤死者,更难数记,盖自出关以来,行军之艰阻劳瘯,未有若斯之甚也。”

以上文字摘自《清史稿》,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刘锦棠麾下的清军,如何在南疆人迹罕至的喀喇昆仑山上快速行军,其艰苦程度超出了出关以来的历次行军。大家不妨想象一下,这些来自湖南乡下的普通农民子弟,在被终年积雪覆盖的山峦之上,面对极端缺氧的不利条件,又要完成追歼逃敌的任务,这该是如何了不起的奇迹啊!#晚清历史#

大家也许还记得,上文提到俄国总督的袭扰战术,以多支小部队无休无止地进行袭扰。每次偷袭毫无征兆,不知来自何方,而且抢了就跑,根本追不上,让本来兵力就捉襟见肘的清军疲于奔命。但如果放任不管,这帮匪徒又会利用宗教因素,煽动裹挟当地人造反,往往一小撮人就能形成燎原之势,简直让清军无计可施。刘锦棠一开始也是找不到对付的办法,但名将就是名将,在战争中学习并找到应对办法的本领非常人所及,很快叛军的袭扰就逐渐碰壁了。那么刘锦棠祭出了什么样的高招呢?

下面就要说到刘锦棠克敌制胜的三件法宝了,哪三件法宝呢?小编总结了一下,分别是无与伦比的进攻速度,缜密的情报网和高山上远距离的包抄迂回战术。不仅仅没有打过败仗,更重要的是,刘锦棠打赢的每一仗,都堪称是奇迹,而且全都是在挑战人类的极限,让我们看一看,面对如此一个无解的困局,刘锦棠是如何创造传奇的!

01无与伦比的进军速度

相信看过前面文章的朋友们,都会对刘锦棠叹为观止的用兵速度印象深刻——那是对“兵贵神速”这句千古不易的真理所作的完美诠释。面对老对手白彦虎的袭扰,刘锦棠的第一件法宝出手了!

年9月10日,白彦虎派手下碎屹塔,孙义和,金山率领多名骑兵,再次窜入新疆中部,攻下了阿克苏西南里地的柯尔坪,接着又攻下了阿克苏附近的雅哈托库克台,车底库尔台和色低客台三处,一时气焰十分嚣张。

清军接连几次都扑了空,刘锦棠最初派出提督杨金龙和提督谭慎典分别去追,可是每次得到消息,往往都是几天之后,再匆匆忙忙的赶到事发地点的时候,敌人早就跑得无影无踪。对于这股“出没飘疾,不恒其处”的匪帮,刘锦棠很快就发现自己的战术不对,跟在敌人的屁股后面跑,永远只能都是疲于奔命。

苦思冥想了几天以后,刘锦棠突然想到,对付这样的敌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要赶在敌人出动之前,预先知道他们的去向,然后事先设伏。可是白彦虎又不可能告诉你行军路线,当年又没有卫星和侦察机,那么该怎么办呢?刘锦棠灵机一动,如果我是敌人的话,抢了那么多东西,下一步会走哪条道回俄国的老巢呢?当然是没有清军把守的路口。

想清楚了这一节,刘锦棠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他拿起地图一研究,发现有一个回去的关口,非常的偏僻,就算离得最近的清军,也在里地之外,刘锦棠心想,如果我是匪帮的话,肯定会走这条路。可是上一次知道敌军的动向,已经是两天前了,按照正常的骑兵行军速度,刘锦棠估计敌人会在明天天黑之前,肯定能赶到那里。

可是既然他推断敌军会选这条路,正是因为离得最近的清军,也相距里地,所以反过来说,只有一天一夜的时间了,清军肯定是不可能赶到的,所以敌人才会走这条路,这该怎么办?没有什么怎么办,对于刘锦棠来说,他生来就是要创造奇迹的,在他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这三个字。

于是刘锦棠命令离那里最近的清军道员罗长祐,也就是那个在吐鲁番战役中,一昼夜行军里地,突然出现在马人得背后,打垮了3万敌军的名将,这次他要率领部下,再挑战一下人类的极限,一昼夜行军里地,去全歼这股敌人。除了纵横天下的蒙古骑兵以外,古今中外,没有任何一支步骑混合的军队,能在一昼夜间行军四百里地。

但是刘锦棠的部队做到了,他们真的在一昼夜间行军了里地,在年10月3日这一天,他们创造了奇迹,在一个叫冲肴罕的地方,堵住了这股敌军,阵斩了敌将碎屹塔,生擒了金山,歼敌一百余人。

虽然这一仗,由于清军追上的时候,实在是太过疲劳,还是让不少的白彦虎手下的匪帮逃脱了,可是从此以后,他们却被彻底吓破了胆,再也不敢进入新疆。因为他们不知道还有什么事情,是刘锦棠做不到的,在他们的眼中,刘锦棠已经不是人,而是超人!

02缜密的情报网

除了如神兵天降般的速度,刘锦棠还有一个特长,就是在一个非常陌生的地区,能迅速地建立起情报网。那个年代的人打仗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由于认知上的局限性,再加上技术手段的限制,很难全面掌握对手的动向,大部分时候都靠道听途说或者玄学色彩浓厚的夜观天象和掐指一算,基本上对敌人的动向,常常是处于两眼一摸黑的状况。

大家也许还记得,玛纳斯之战董福祥俘获了一名敌方女将,恰好是当地部落首领的女儿,随即把她变成自己的姨太太。面对这起违纪事件,刘锦棠难得的表现出了宽容,不仅没有处罚董福祥,而且还借机利用这名女将的家族关系,派遣当地人潜入达坂城刺探情报,得知敌人把军火全部集中在了城东南角的仓库。于是集中大炮轰击仓库引爆军火,造成大火蔓延全城,敌人只能逃命,就这样以出乎所有人意料的速度收复了这座重兵把守的坚城。

由此可见,刘锦棠对于情报收集方面,有着无师自通的天才。在那个情报工作还未普及的年代,他有着独一无二的敏锐和出类拔萃的能力,达坂城之战就是一次完美的范例。尤其在他到了南疆以后所做的一切,更是达到了不可思议的境界,在那个年代算得上是无人能出其右了。

以前清廷在南疆之所以无法掌控局面,就是因为两眼一抹黑,对境外情况一无所知。经常都是坐等敌人打上门了才做出反应,往往都是被动挨打。可是刘锦棠到了这里以后,情况有了根本性的改观。

年10月底,阿古柏手下的残渣余孽阿普杜勒哈马,勾结境外的和卓势力,打着帮和卓复辟的旗号,准备潜入南疆煽动叛乱。虽然人数不多,只有多人,但这帮匪徒能量不容小觑,总能利用宗教狂热情绪煽动信仰和卓的当地人起来叛乱,很快就能聚集起大量叛军。

此时刘锦棠坐镇南疆还不足九个月,居然就能巧妙地把情报网建立到了境外,敌人还没动,他就对其动向了如指掌了。所以这帮人一窜入新疆境内,刚刚和一帮信奉和卓的柯尔克孜人密谋,还没来得及起事,就被当地情报人员发现了。于是刘锦棠亲自带队上门包了饺子,除了逃掉了两名匪首,大部分匪徒被歼灭,还生擒了30人。

这就是情报的力量,一场危机还在萌芽中,就已经被化解,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阿普杜勒哈马逃回俄国以后,不甘失败,再次勾结大小和卓的后裔们,用他们做号召,很快又组织起了一支部队,人数达到了几千人,准备卷土重来。这家伙这次学乖了,不敢冒然潜入南疆,离俄国边境不远的地方扎下了营。为此他精挑细选了一个两面是山的山谷驻扎,山谷的一边通往俄国,山谷的另一边通往南疆,谷口有一片戈壁,这里四周都一望无际,没有任何地方可以隐藏。

阿普杜勒哈马的如意算盘是,这样既可以伺机潜入南疆大肆破坏,万一情形不好,清军再来攻打,也必须经过谷口的戈壁,这样他远远地就可以发现清军的动向,及时缩回去。等到清军一旦退去,他可以又回来继续威胁清军,打不过你,我耗死你总可以吧。这也是以前道光年间浩罕人采用过的战术,把当时的清廷逼得无计可施,只好与浩罕签署了近代以来第一份不平等条约。

这一招挺阴的,一般人对付不了,但他运气不好,碰上的对手是那个年代最优秀的将领刘锦棠。刘锦棠经过反复侦查,发现确实无论怎么做,都会打草惊蛇以后,决定改变策略引蛇出洞,于是派了几个柯尔克孜族的情报人员,打入了极端分子的内部。

这些人给阿普杜勒哈马带去了很多假情报,信誓旦旦的告诉他,刘锦棠已经率领主力到新疆中部去打白彦虎了,现在南疆空虚,正是做一票大生意的好机会。阿普杜勒哈马果然上当了,派出了人,准备奇袭喀什噶尔,这鱼儿一旦咬了钩,自然就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结果中了刘锦棠的埋伏,几乎全军覆没。

03大规模的高山运动战

阿普杜勒哈马和大小和卓的后裔们,拿着俄国人的武器,花着俄国人的钱,可是事情却总也办不好,最后终于把俄国佬给激怒了,于是给他们下了死命令,再搞不出事来,就别回来了!

年8月3日,阿普杜勒哈马率领多人,包围了距离喀什噶尔多里地外的一个小城,色勒库尔,也就是今天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古时候也叫做石头城,大致的位置,在今天中国和塔吉克斯坦以及巴基斯坦交界的地方。

阿普杜勒哈马之所以选这个地方,是因为这个地方和喀什之间虽然直线距离不远,可是却隔着喀喇昆仑山山脉,是一座古城,境内有世界第二高峰,海拔米的乔戈里峰(如下图),清军救援不易,在平均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高度行军,清军就是走得再快,也得大半个月才能赶到。

不仅仅如此,阿普杜勒哈马在和卓们的帮助下,又煽动了沿途不少柯尔克孜人发动叛乱,从英吉沙到这里的粮道已经被掐断,救援的清军光是要解决沿途的补给问题,就足以让他们头大如斗。

所以阿普杜勒哈马这一次势在必得,而且退一万步说,即便万一攻击不得手,这里离俄国边境很近,他随时都可以跑回俄国境内。这要是对普通的将领来说,光是能及时赶到色勒库尔,那就要谢天谢地了,其它的根本就不敢奢望。可是对于刘锦棠来说,他却觉得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他要借此机会,彻底消灭俄国人手中的阿古柏余孽。

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刘锦棠率领的这支湘军,到底是由什么样的人组成?一直以步兵为主的军队,居然能携带20天的口粮,在平均海拔四千米的高原上持续行军一个月!不要说长途跋涉忍饥挨饿的艰辛,光是如何战胜高山缺氧的困难,就恐怕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都未必做得到的事。

说点题外话,笔者年少时去过同样海拔四千米的四川黄龙游玩,经历过高山缺氧。当年没有经验,不懂得携带氧气瓶上山,结果一到山顶,高原反应来了,一下子头痛欲裂、肚子胀得无法忍受,下山后赶紧买了氧气瓶狂吸,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那种无比痛苦的滋味,至今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但是刘锦棠当年可没有氧气瓶。就现有史料来看,我们无从得知这群来自湖南的农民兄弟,在没有现代装备的情况下,是如何战胜这个看似无解的困难。说句玩笑话,如果未来有穿越时空的可能,真想回去问问。但这还不是最神奇的,当刘锦棠接近敌军的时候,他又做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举动,命令董福祥和张俊率领一支部队,在四天四夜的时间里,绕道里,去抄袭敌人的后路。

这可是在喀喇昆仑山脉上行军啊!在被冰雪覆盖的山峦之上,极端缺氧的情况下,清军要怎么做,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呢?但是他们确实做到了,而且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因为不仅仅有中方的记载,也有俄国人的资料,清军确实靠这支奇兵,断了阿普杜勒哈马的后路,这是一次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奇迹!比起三国时邓艾偷渡阴平,奇袭成都,只怕还要再难上几分。

不得不承认,刘锦棠的整个军事生涯,几乎都是在挑战人类的极限,他的所有胜利,简直就是奇迹的代名词!而对于刘锦棠的敌人来说,刘锦棠带给他们的,除了深入骨髓的震撼,令人目瞪口呆的困惑,就是无可避免的崩溃了!这场战斗的结局毫无悬念,阿普杜勒哈马全军覆没,0多人被击毙,63人被擒获,最后只有30多人,侥幸逃回了俄国境内。

据史料记载,刘锦棠在这段时间里,先后粉碎了俄国人组织的5次大规模的侵犯,歼敌近万人,彻底地把敌人打趴下了!俄国人为了霸占伊犁而妄图搞乱新疆的图谋,就此一败涂地了!自从年9月后,沙俄再也无法组织针对新疆的破坏了,新疆各族人民迎来了难得的平静岁月。

如果要评选谁是晚清第一名将,刘锦棠可以毫无争议地当选。当时朝廷里的重臣,翁同龢对他推崇备至,觉得有了他就能打得赢甲午战争,而李鸿章也曾经不无嫉妒地对同僚说过,左宗棠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全靠了一个刘锦棠,那绝不是没有道理的。要知道同时期的名将,无论是保卫台湾的刘铭传,还是打赢了镇南关大捷的冯子才,他们都只是打赢了一个局部战役,对全局的作用有限。而且他们都是背靠后方,以多胜少,从来没有遇到过像刘锦棠面临的这种艰难无比且许胜不许败的情况,也没有像刘锦棠这样,从头到尾毫无败绩。

俄国人企图搞乱新疆的阴谋,就这样被刘锦棠彻底地粉碎了,只得乖乖地回到谈判桌前。都说战场上拿不到的,谈判桌上也休想拿得到。那么现在凭借着战场上已经拿到的胜利成果,是否意味着即将到来的唇枪舌战,清廷也会大占上风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如您觉得文章可读,烦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0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