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脉软膏对外伤白癜风治疗效果如何 http://m.39.net/news/a_9084112.html

点击图片,学习春秋国画教程!

齐白石画荔枝真正开始形成个人风格,是在20世纪20年代晚期,确切说是年。

中国美术馆藏的《香满筠篮》,已经具有明显的个人风格。

▌《香满筠篮》

中国美术馆藏

此画为双款,先题了一首齐白石的自作诗:“丹砂点上溪藤纸,香满筠篮清露滋。果类自当推第一,世间尤有昔人知。白石山翁齐璜并题新句。”

另题上款“涛石先生清鉴,己巳冬十月齐璜再题。”

两款相对,中间夹着一篮新摘下来的荔枝,上面画了挂在树上尚未摘的一两串荔枝,无论是笔墨、色彩,还是构图以及筠篮这种题材,完全是齐白石个人的面貌。

可见,此时齐白石已经找到了自家画荔枝的技法。

从中国美术馆藏的这件《香满筠篮》可以看出,齐白石先用浅的颜色把荔枝果的位置确定下来,最后再用深的曙红点满,这样荔枝的层次就丰富了,而且,与20世纪20年代前的荔枝画作相比,叶子的画法也明显不同。

20世纪10年代末、20年代初期的荔枝作品,叶子一般都是用单一的墨色来表现,但年的这幅《香满筠篮》就加入了色彩,花青的叶子用浓淡不同的墨线勾筋,与荔枝果形成鲜明的红绿对比。尤为精彩的是筠篮的画法,笔墨老辣苍劲,似有篆书笔法,有千钧之力。

进入20世纪30年代,齐白石画荔枝的技法逐渐成熟。虽然数量不多,但色彩更突出,艳丽夺目,叶子偶有用墨的,但更多的是绿叶,“红果绿叶”的样式基本定型。在笔墨处理上,线条的书写性更强,墨色枯润自如,而且将荔枝与蜻蜓、喜鹊等配景画在一起,画面更鲜活,寓意更吉祥。特别是更多地开始画篮筐,突出表现丰收感。

目前看到的20世纪30年代荔枝画作有《大喜大利》《荔枝蜻蜓》《荔枝蜜蜂》《荔枝草虫》《香满筠篮》等。其中,《大喜大利》《荔枝蜻蜓》《香满筠篮》是这一时期的精品。

▌《大喜大利》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年画的《大喜大利》,尺幅巨大,×70厘米,有16平尺大,是迄今齐白石荔枝题材画中最大的一幅。画中画了喜鹊和荔枝,谐音“大喜大利”。画上有一段长题:“荔枝初熟影垂垂,寄语园官好护持。灵雀却非贪果意,偶来飞上最低枝。余之门人求画大喜大利,余应之后再画此幅自藏,时居京华白石山翁。雅亭先生之雅,庚午冬十二月中,齐璜。”不仅题了一首齐白石的自作荔枝诗,还点明了此画是门人特意点题求画。此画的两只喜鹊画得十分有神,一枝下垂的荔枝也格外出彩。

▌《荔枝蜜蜂》

20世纪30年代初期

炎黄艺术馆藏

北京炎黄艺术馆藏有一幅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荔枝蜜蜂》。画仅1平尺大,是册页中的一开,原为南汉宸旧藏。款书“伯如先生存,白石。”从画法看,枝条墨线飞白较多,这是20世纪30年代初用笔硬朗的手法,叶子黄绿相间,荔枝画得深红醒目,画出了果实表面鳞斑状的突起感,右下角一只小蜜蜂在翩翩飞舞,给画面平添了一分灵动。仔细观察,这幅《荔枝蜜蜂》小品的荔枝果画得特别圆,而《香满筠篮》和《大喜大利》的荔枝果是偏于椭圆细长的,这是微妙的变化。

备注:本文为《吉利万千:齐白石画荔枝》细小片段节选,完整原文篇幅较大、图文并茂,详述齐白石一生画荔枝的历程及各阶段特征,刊载于年5期《收藏》杂志。

▲齐白石多利图年作

▲齐白石荔枝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齐白石荔枝图

▲齐白石荔枝图

▲齐白石荔枝图

注: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与欣赏,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阅读原文,品味我的冰雪情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