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优秀雪道的诞生,不能只依赖自然降雪,而是来自山地运行团队的全心付出。”对王世同而言,做好雪道的压雪塑形工作,不仅能为运动员提供高质量的竞赛环境,更是对雪场的尊重。

去年11月,国际雪联单板滑雪和自由式滑雪障碍追逐世界杯的举行,为王世同团队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各国运动员对雪道的好评也让王世同充满信心:“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北京冬奥会一定是一场精彩的盛会。”

“冬奥会就是我们冰雪人心中的最高目标”

年近60岁的王世同是北京人,从事冰雪事业接近20年,石京龙、南山、怀北等滑雪场都曾留下他忙碌的身影。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冰雪人,王世同最初是一名文字工作者,转行更多是源自对体育、对冰雪的热爱。“选择干这个行当,不为别的,就是喜欢。”王世同说:“也正因为喜欢,才能够一直坚持。”

年,伴随着北京获得年冬奥会举办权的消息传来,为北京冬奥会贡献力量的愿景也在王世同内心深处萌生。“从事一项工作,一定要朝着最高的目标努力。”王世同说:“冬奥会就是我们冰雪人心中的最高目标。”

北京冬奥会赛时,云顶滑雪公园将举办U型场地技巧、坡面障碍技巧、雪上技巧、空中技巧、障碍追逐、平行大回转等项目的比赛,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将在这里的6条赛道上展开角逐。

王世同年如愿来到崇礼,成为云顶滑雪公园山地运行团队的一员。他感慨:“到崇礼,是我人生中一次重要选择。冬奥会就在眼前,这可能是我离冬奥会最近的一次,很兴奋,也感到责任在肩。”

看着眼前一台台忙碌的压雪车,王世同说:“我希望圆满完成任务,给运动员留下一段难忘的美好记忆。”

“压雪塑形就好像在赛道上‘做雕塑’”

建设一条优质的雪道,需要造雪、压雪塑形两步。“造雪机造出一个个小雪山,再通过压雪车推平,进行塑形,才能形成高低起伏的赛道,从而满足运动和办赛需求。”王世同说。

多年冰雪从业经验,让王世同对雪质要求非常高:“如果雪太干,像沙子一样,就很难被塑造成固定的形状;雪太硬,很容易凝结成冰,也没法进行压雪塑形工作。”

云顶滑雪公园庞大的人工造雪系统打消了王世同的顾虑。优质的人工雪密度高、强度高、易塑形,能满足压雪塑形团队的需求。而通过采用世界最先进的高效节水设备和智能化系统,优先利用收集贮存的天然降水、地表径流等作为人工造雪的水源,有效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让云顶滑雪公园的雪“造得放心,用得安心”。

不同于爱好者使用的雪道,冬奥会雪上技巧类的比赛,对赛道的压雪塑形工作有着极高的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飞越的一个个雪包,在王世同眼中,就像一座座雕塑作品——“压雪塑形就好像在赛道上‘做雕塑’,既能为运动员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赛道,又能让场地富有美感”。这离不开先进技术的保障,对压雪塑形师提出了极大的考验。

“就像打篮球需要有球感,雪感对于压雪塑形师非常重要。”王世同说:“优秀的压雪塑形师,要能在塑形过程中身临其境地感受,运动员会在空中做什么动作、会在哪个位置落地。”

“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日前,《“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正式发布。数据显示,年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全国居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人数为3.46亿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美好愿景成为现实。

得知这一消息,王世同感触良多。“近20年走来,我看到越来越多的孩子走上雪场,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冬令营。”他很感慨:“我们从以前只有几个雪场,到现在拥有几百个雪场,从以前每个雪场可能只有几万游客,到现在的几十万,冰雪运动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国家对发展冰雪运动的坚持。”

由北向南,从东到西,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带动下,冰雪运动实现了从小众向大众、从区域向全国、从冬季向全年的转变。12座整装待发的冬奥竞赛场馆、遍布各地的大众冰雪场馆、蓬勃发展的冰雪经济,都在为中国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不断写下新的注脚。王世同说:“北京冬奥会为我们提供了机会,我们要抓住这个契机,培养更多的专业压雪塑形师,为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还有10余天,王世同和压雪塑形团队正进行着赛道定点压雪塑形的工作,做着最后的准备。看着眼前银装素裹的云顶滑雪公园,王世同信心满满:“冬奥会一定会很好,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5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