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北平。

一对争吵中的恋人。男人一心求饶,跪地乞怜,眼睛偷瞟着女子。那女子有过刹那的动摇,面有不忍,却在下一秒钟又恢复了痛苦的坚定。他竟欺瞒了他有妻儿的事实!他骗得她好苦!

黔驴技穷的男人恼羞成怒,他扬言要把他们来往的情书公布于众。女子惊愕,眼前的这个男人曾经是潇洒、英俊的,此刻却丑陋得不堪入目。

一地散落的信笺。上面印着点点梅花,隐约可见的字迹是“评梅用笺”。那是他特地为她印制的专属信笺。曾经有多甜蜜,现在就有多讽刺。

来源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01白富美初长成

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石评梅是妥妥富养长大的“白富美”。

石评梅,原名石汝璧,长大后因爱慕梅花之孤傲高洁,自取笔名石评梅。

年9月,石评梅出生在山西平定县一个书香门第。其父石铭(又名鼎丞),清末举人,晚年得女的他对石评梅十分珍爱,从她的小名“心珠”可见一斑。心珠,心口上的明珠,比掌上明珠又更甚之。

才学功底深厚的父亲是石评梅的第一个老师,“四书”、“诗经”为她打下了结实的传统文学功底。后来她先后就读于太原师范附小、太原女子师范,接受现代文明的教育。

在父母的宠爱之下长大的石评梅单纯、善良。她的身上既有传统女性的文雅、含蓄,又具备了很多现代女性的意识,那就是独立、自爱、追求平等,不愿意成为任何人的附属。

从太原女子师范毕业后,石评梅并没有像同时代的很多女孩一样,早早嫁为人妇。她在父亲的支持下继续求学。

年,17岁的石评梅受“五四运动”的感召,考取了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即现在的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

之所以是体育系,是因为当年国文系不招生,但也从侧面证明了石评梅不只是个会吟诗作画的软妹子,还是个身体健美运动能力很强的女孩。

进入大学后,石评梅很快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比如陆晶清(作家)、苏雪林(民国十大才女)、庐隐(民国四大才女)等等。

来源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群年轻、热情、富有才华的女子在一起,那一定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场景。红颜欢笑、才情激荡、把酒吟诗、此乐何极?

年12月20日,石评梅的第一个作品——诗歌《夜行》,在山西大学的《新共和》创刊号刊出。

后来她又连续在《语丝》、《晨报副刊》、《文学旬刊》、《文学》,以及她参与的《妇女周刊》、《蔷薇周刊》等等报刊上发表散文、诗歌、小说和剧本。

少女开始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02残酷的初恋

璞玉初露,便为人所觊觎。

这个人叫做吴天放。

年石评梅离家去往北京求学。路途虽不遥远,但老父亲还是不放心,刚好有个叫吴天放的同乡在北京大学就读,便拜托了他路上照料石评梅。

封闭的车厢内,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缩小,情愫却被放大。

在吴天放的眼里,眼前这个这个单纯、清秀、才华横溢的女孩简直就是“天下掉下的林妹妹”。

他也曾经有过一丝顾虑,但是那个年代,老家有个旧式妻子做摆设,似乎并不妨碍再找一个“自由恋爱”的现代女郎。所以吴天放并不太当回事。等一切尘埃落定再说。

石评梅也对眼前的这个老乡颇有好感。他对她照拂有加,殷勤又妥帖,让刚刚离开父母怀抱惴惴不安的石评梅倍感温暖。

更何况,他还是那么一个高大、帅气、才华横溢又幽默风趣的人,时常逗笑得她面飞粉霞。年轻的女孩怎么可能不被打动呢?

吴天放开始了热切的追求。送花,写诗,郊外游玩,更重要的是,吴天放吃准了女孩的心思,喜欢浪漫,他投其所好。

他为她定制了专属的信笺—评梅用笺。每张信笺上都有一株梅花,旁边还印着咏梅诗词,都是她的名字。“用这样的信给我写信可好?”在他炽烈的目光下,石评梅束手就擒,她许下了誓言终生不嫁第二人。

来源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充实的学习、浪漫的爱情,让石评梅沉溺其中。然而,命运总是会给你一个意外。

热恋3年后,石评梅突发奇想,她想要去看看自己爱着的人在怎样的一个家里长大。在那里,她看见了他的妻子和孩子。

他解释那只是父母之命,他和那个大字不识的女人毫无感情。他爱的要的只是她。他们才是真正自由恋爱。

如果这份“真正的自由”恋爱,是建立在欺骗之上,是建立在伤害另外一个女人之上,是建立在默认“一夫两妻”之上,那么这样的爱就不是爱。

倾注了全心全意的初恋似乎是个笑话,石评梅痛不欲生。但道德和受过的教育告诉她,再痛,也要有挥别错误的勇气。

值此一劫,石评梅元气大伤,她似乎再也没有勇气去相信去爱上一个人。

“我绝不再恋爱,绝不结婚,今生今世保独身主义,我可以和任何青年来往,但绝不再爱,如果谁想爱,我只能在我的独身主义的利剑面前陷在永远痛苦的深渊里。”

缠不清的过去,

猜不透的将来,

一颗心!

怎样找到怡静的地方?

石评梅——《疲倦的青春》

03真爱前的徘徊

命运不会停止考验这么一个优秀的女孩。

年,19岁的石评梅与25岁的高君宇在山西会馆相识。当发现高君宇曾经是自己父亲学生,石评梅觉得他越发亲切。

来源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高君宇为她讲起五四运动时,自己和同学们冲进赵家楼,痛打签订卖国条约的章宗祥,火烧赵家楼曹宅,意气风发,何等痛快!

他向她说起自己与邓中夏共同发起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他说起自己加入的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年入党,系全国最早入党的58名党员之一)。

高君宇似乎为她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那个世界里,不只是读书写诗、不只是儿女情长,似乎我们可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年,石评梅完成学业,在接受师大附中担任女子部学级主任和体育教员、国文教员。年她又和好朋友陆晶清合编《京报》副刊的《妇女周刊》,成为一个职业女性。

与高君宇相识之后,俩人来往增多。他们相约一起去陶然亭湖畔散步,讨论着心中共同的理想和志向。

他们止于君子之交。

年7月,高君宇参加中共二大,他与陈独秀、邓中夏、张国焘、蔡和森一起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的中央执委。

在忙于革命的空隙里,高君宇也在与石评梅的交往中,深深爱上了这个女孩。

不久后,石评梅从那场狼狈的初恋里逃脱。在陪伴石评梅渡过情伤的日子里,高君宇发现自己的爱越来越不可遏抑。

心动了又按住,按捺不住,心又动了。

因为,高君宇在家里,也有一个奉了父母之命娶的妻子。婚后,他为了躲避这段包办的婚姻逃到北京上学再也没回家。但“有妇之夫”这个身份他却是摘不掉的。

他知道石评梅要的是最纯粹的爱,这个女子看起来柔弱,却刚烈。真正的爱,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她已经受过那样的苦,自己决不能欺骗她。

想爱却不能爱。高君宇被爱情深深折磨着。忧思生病,本来身体就不太好的高君宇病倒了。生病的人格外脆弱,便放纵了自己的情感。

年深秋,在香山养病的他寄石评梅一片红叶,满山红叶关不住,一片红叶寄相思。信中,他坦言,他在老家有个包办的妻子。他的革命道路极度凶险,他的身体并不好,患有难以根治的肺病。

来源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样的我,你会爱吗?”高君宇心里惴惴不安地等待着回信。

枯萎的花篮不敢承受这鲜红的叶儿。”她回到。

她心已死,她也怕了。

事已至此,两个人都黯然神伤。但感情不是理智,它会在悄无声息中蔓延、生长、占领他们脆弱的心。

高君宇知道,只有当自己恢复了单身,才有资格去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人。

年5月,由于被张国焘出卖受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通缉,高君宇被迫离京,经山西转赴广州,他担任孙中山先生的秘书,和孙中山先生一起战斗在革命的前沿。

回山西期间,高君宇办完了一件对他来说意义重大的事,那就是终于与乡下的妻子离了婚,获得了自由。

石评梅接到了一封20页的双挂号信,信里高君宇欢喜极了,他终于有资格向她求爱了。

只是深刻在心底的伤痕,轻轻一碰就生疼,石评梅觉得自己还没有做好接受这份爱的准备。因为她知道,他值得最笃定最真诚的爱,而现在的自己,还给不了。

她给高君宇写了一封回绝信。

年10月,广州,商团叛乱,高君宇身负重伤。

石评梅忧心不已。忽然她接到高君宇的信,里面有一枚象牙戒指,他带着另外一枚:

“愿你承受了它。或许你不忍,再令它如红叶一样的命运吧。我尊重你的意愿,只希望用象牙戒指的洁白坚固,纪念我们两人的冰雪友情吧!”

冰封的心裂开了一丝缝,奔涌的爱情即将喷薄而出。

来源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年10月,冯玉祥在十月发动“北京政变”,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高君宇随同孙中山抵京。他还特意去天津看望了邓颖超,带过去周恩来的一封“求爱信”。别人的爱情有了归宿,等待高君宇的会是什么呢?

分别半年,石评梅终于见着了他。只是刚到北京,高君宇就病倒了,肺病复发,咳血不已。一路革命奔波,他的身体早已不堪重负。住院不久,他在病未痊愈的情况下,就强行出院,为即将于年3月举办的国民会议促成会做筹备工作。

住院的时候,医院看他,每次她都会带去一束梅花。有一次,高君宇睡着了,石评梅就留了张纸条:“当梅香唤醒你的时候,我曾在你的梦中来过。”

他笑着说自己的身体“数架机器不堪耐用”,她急得捂住他的嘴,眼睛却湿润了。

等他好了,不忙了,她便要告诉他,自己决定好了做他的爱人。

只是这一天没有来到。3月5日高君宇因急性阑尾炎手术失败病逝,年仅29岁。

在他的遗物中,石评梅找到了那片干枯的红叶。她悲恸大哭,5月8日,石评梅把高君宇安葬在陶然亭—这里是他们相识、相知、相爱的地方。

后来,人们时常会在高君宇墓前看到石评梅。她时而低语时而流泪,她把所有的遗憾与爱恋都写到了《墓畔哀歌》里:

我爱,这一杯苦酒细细斟,邀残月与孤星和泪共饮,不管黄昏,不论深夜,醉卧在你墓碑旁,任霜露侵凌吧!

所有的爱与恨,遗憾与幸福,都在那一刻变成了无法跨越的永恒。

来源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04爱让她成长

如果石评梅没有遇见高君宇,她也许只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子;她的作品也许被苦闷、彷徨充斥,却找不到真正的出路。

但是遇见了高君宇后,她的眼界被打开。她开始从那个多愁善感的“小我”里跳了出来,她开始关心他人,思考这个世界。

“我从前常常是不快活的,后来我发现了她们,我这些亲爱的小妹妹,我才晓得我太自私了。”

在高宇君病逝后她更是意识到:

“我还是希望比较有作为一点,不仅是文艺家,并已是社会革命家呢!”

石评梅把笔当做武器,为唤醒民众为打破黑暗的旧世界大声疾呼。她还经常向鲁迅、许广平等约稿,鲁迅先生的《寡妇主义》就发表在她编辑的《妇女周刊》上。

年3月18日,段祺瑞政府枪杀了和平请愿的47名学生民众,其中包括石评梅的好友刘和珍,3月22日,石评梅发表散文《血尸》,控诉反动政府的暴行。3月25日,她参加女师大为刘和珍等遇难者召开的追悼大会,发表《痛哭和珍》一文。

来源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你的血虽然冷了,温暖了的是我们的热血,你的尸虽然僵了,铸坚了的是我们的铁志”,“我也愿将这残余的生命,追随你的英魂”……

这篇文章与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一起成为激励民众反抗反动政府的有力武器。1个月后,段祺瑞政府在全国一片谴责声中,轰然倒下。

石评梅天生的多愁善感与后来的积极进步思想交融在一起,让她的写作和人生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她脱离了一个人的“自怨自艾”,为人民为民族发声!

她与吕碧城(一说庐隐)、萧红、张爱玲,并称为民国“四大才女”。

只是“情深不寿,慧极必伤”。

年9月,刚刚过完26岁生日不久的石评梅患脑炎,医院。

友人们根据她生前的愿望“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的愿望,将其尸骨葬在君宇墓畔。

现在,在北京陶然亭公园,我们依然能看见他们相伴相随。

来源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05结语

后人看到石评梅的故事,有人认为是她过于固执,没有从上一段失败的恋情中走出来,才痛失所爱,留下了遗憾。

较之很多人打着真爱的名义,“勇往直前”,不断突破做人的底线,肆无忌惮地伤害别人。石评梅确实显得胆怯、懦弱了些。

但一个女子自尊、自爱,坦坦荡荡,无可指责。

她与高君宇互相爱慕,又彼此尊重。

真正的爱情,从来不会陷对方和自己于不堪。

人生的遗憾只是上天的吝啬而已。

我们从石评梅与高君宇的身上看到了他们对待爱情真诚的态度。正如周总理所说“革命与爱情没有矛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