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张頔
万众期待的北京冬奥会即将拉开帷幕——2月2日晚间,冰壶项目将率先开赛,冰壶混双中国队迎来第一战,凌智/范苏圆将为中国代表团打头阵,对阵佩雷/里奥斯的瑞士组合。
根据赛程安排,冰壶项目在2月4日的开幕式之前就将开赛,这是因为本届冬奥会的冰壶比赛超过场,是场次最多的项目,为了能妥善合理地安排每日的争夺,冰壶比赛将提前拉开序幕(与此类似,夏季奥运会的足球比赛小组赛往往也是先于开幕式开赛)。
在很多国人心中,对于冰壶的最初印象大都来自年的温哥华冬奥会,当时的中国女子冰壶队状态正佳,最终获得了当届比赛的铜牌。在一众比拼体力、耐力的冰雪项目中,冰壶运动需要更多的脑力消耗、策略技巧,因此也被称为“冰上国际象棋”或者“冰上斯诺克”。如果以桌球斯诺克比赛做一个比较,桌球、球杆、球桌、球手这些必不可少的元素,可以对应到冰壶比赛中的冰壶、冰刷冰鞋、冰场、选手。
标准的冰壶由壶柄和壶身组成,壶体是由不含云母的花岗岩制作而成,这种石材并不简单,只在苏格兰西部海域的克里格岛产出。之所以只能选用这种独一无二的石材,是因为运动过程决定了冰壶既要足够坚硬,又要保证其在低温条件下不会因撞击而破裂。在克里格岛上,有两种花岗岩在制作冰壶的过程中完美结合。其中一种最为珍贵的被称为蓝色磨石,被用于冰壶底部,它的性状接近水晶,十分坚硬且防水,在和潮湿冰面反复摩擦的过程中能长久保持原形。另一种被叫做普通绿石,用于打造冰壶的主体,名字虽然“普通”,但却异常抗撞击,很难破裂。在年年底,96个精心制作的冰壶就已运抵中国,等待在北京冬奥会上为参与较量的运动员服务。
观看冰壶比赛的观众,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运动员手持“扫把”快速在冰壶前移动的场景。正是通过快速的清扫,才能在冰壶短暂的滑行过程中改变其运行轨迹和速度,达到布局目的。现代冰刷的刷头在年被世界冰壶联合会统一指定,以实现用具上的公平,避免过度擦冰延长冰壶的运行距离或者使冰壶降速等。运动员脚穿的冰壶运动鞋也大有门道,一只为橡胶底,一只为塑料底;橡胶底的用来蹬起踏器,塑料底的用于降低摩擦力有利于滑行。
冰壶场地通常是一个长45至46米,宽4.4至5米的长条形冰道,四周围有低矮挡板以免冰壶滑出场地范围。场地前后两端各有一条蓝色的实线称为“前卫线”和“后卫线”。冰壶掷出后,如果未进前卫线或越过后卫线都视作无效,将被清出场外。赛道两端分别设有“大本营”(House),由半径分别为1.米、1.米、0.61米、0.15米的同心圆环组成,以不同颜色区分层级。
在比赛中,运动员首先要使冰壶顺利滑行进入大本营,并以更加接近圆心来获得分数。除了这些准备冰壶比赛场地的硬指标,另外一个关键步骤就是淋冰。与很多人想象中不同,冰壶赛道的冰面并非是光滑的,反而有一道关键工序便是让其变得“粗糙”。制冰后,细小的水滴被喷洒到冰面上,形同铺就了一条鹅卵石路。在这样的路面上,冰壶的行走路线不定,运动员适当的“刷冰”能够融化凹凸不平的冰面,使冰转化成薄薄的一层水,减小壶体与冰面的摩擦,从而走得更远。
最后简单回溯一下冰壶运动的发展历史,目前最古老的冰壶石被保存在苏格兰斯特林史密斯美术博物馆,上面刻有年的日期。在距今多年前,苏格兰人发明了冰壶运动,当然最初的石头都很随意,冰壶刷也就是纯粹的扫把。随着苏格兰人的迁移,冰壶运动在18世纪传至北美洲,20世纪初室内冰上运动场出现后,冰壶比赛得到普及。在年的首届冬奥会上,冰壶就实现了首秀,但此后很长时间内都被作为表演项目,直到年成为了正式比赛项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392.html